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6145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口四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

2、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

3、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

4、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选自美的历程)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最受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史上却有重要的影响。 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

5、,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 C.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

6、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D.苏轼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文章中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但他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B.苏轼在文艺领域中更充分而深刻地透露出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C.陶渊明诗歌中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美,被苏轼看作 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D.朱熹感受到的苏轼思想中埋藏着的某种要求

7、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二、古诗文阅读(第一题22分,第二题9分,第三题14分,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22分)【选文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

8、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选文二】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9、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B.所以游目骋怀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一世之雄也 D.及其所之既倦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引起 B.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伴侣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危险。 C. 虽趣舍万殊 趣:取向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这篇文章 D. 其致

10、一也 一:一样 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美貌的女子6.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包含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 )(3分) A. 齐彭殇为妄作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 西望夏口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D. 况修短随化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7.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题各4分,(3)题3分,(4)题2分,共13分)(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4)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11、第8题4分,第9题5分,共9分) 古风(其四十九)李 白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注:李白少负不羁之才,志在济世。初入长安,即作玉真仙人歌,欲见到玉真公主,希望陈诗于帝王之前。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冷遇,败兴而归。李白自伤其才质之美,有不遇之慨,遂化用曹植杂诗“美人迟暮”之意写下此篇。紫宫:皇帝的居所。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首联意思说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有着芙蓉一般鲜明美好的身姿。B.“皓齿”代指清脆的歌喉,句意说她的清脆的歌喉最终没有发出声来。C.“芳心”句中的“空”

12、字用得巧妙,表现出女子有空闲时间保持情怀。D“归去潇湘沚”指回到湘江中的小洲上,目的是等待心上人寻觅而来。E.“沉吟何足悲”表面上说不悲恸,其实是人生的大悲恸,是痛之至极。9.诗句“由来紫官女,共妒青蛾眉”发挥了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分”,有何暗示意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及三国演义填空(每空1分,共14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白自己心迹的诗句是 , (离骚)(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离骚)(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

13、,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离骚)(4)苏轼在赤壁赋中举杯劝酒后描写吟诗作对的句子是: , 。(赤壁赋)(5)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 , 。(诗经 氓)(6) 温酒斩华雄。 三让徐州(三国演义)(请填出历史人物)(7)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历史人物是 ,“借头示众,割发代首”的历史人物是 (三国演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一大题16分,第二大题14分,共30分)(一)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11-13题。(第11题4分,第12、13题各6分,共16分) 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玄德曰:“何处去了?”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玄德曰:“几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玄德惆怅不已。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玄德曰:“且待片时。”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玄德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