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4.15 晏子使楚 第3课时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902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4.15 晏子使楚 第3课时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4.15 晏子使楚 第3课时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4.15 晏子使楚 第3课时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4.15 晏子使楚 第3课时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4.15 晏子使楚 第3课时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材及学生分析: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学生对历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

2、思维能力。教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文章,让学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2、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能力目标: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理解语言的逻辑力量。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集体荣誉感。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学习维护国家尊严和集体荣誉的精神。 教学器材:投影仪、录音机教学方法:自学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2、分析“三辱”学习晏子的说话技巧和精神3、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出示目标二、新

3、授(一)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复述故事(二)出示问题,合作探究 1、第一句话“晏子使楚”作用?2、文中有三次“交锋”,说说楚王企图如何侮辱晏子,晏子又是如何反驳的?(答案见板书)3、晏子运用了怎样的说话技巧?4、“三辱”的结果?5、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6、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拓展提高1、学习本文,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你还知道哪些机智善辩的故事?四、小结 这篇文章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善辩维护了个人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读来脍炙人口,使人回味无穷。五、作业伴你学阅读题板书设计:楚王晏子说话技巧1矮,小门狗国,不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无人,不配使人多,不肖以退为进3齐人善盗橘-枳:水土异比喻类推结果自取其辱不辱使命善于辞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