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889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标测试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不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是( )A.汽油 B.柴油 C.煤油 D.煤焦油思路解析:煤焦油是煤加工产品,汽油、柴油、煤油都是石油产品。答案:D2.(2010湖南课改) 燃放鞭炮容易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益阳市政府早已在市区发布了禁放令,作为中学生,除了要带头遵守外,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图5-20思路解析:要记住国家颁布的各种安全标志,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图C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答案:C3.天然气、液体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

2、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C.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思路解析: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析,相同分子数的气体,液化石油气燃烧消耗的氧气比天然气多,所以天然气灶具改用液化气为燃料,应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进入量,以保证液化气充分燃烧。答案:C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垃圾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D.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思路解析: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随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可以减少CO、NO2等有害气体的排

3、放;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答案:B5.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物思路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体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属于大气质量监测项目。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是监测项目。来源:Z.xx.k.Com答案:B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思路解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属不可再生资源

4、,由于现在能源短缺,部分地区为了利润无节制的、盲目的开采,造成大量的能源流失;煤、石油中含有氮、硫等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答案:B来源:学科网ZXXK7.(2010湖北黄冈市中考) 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完成下列问题:(1)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2)我国

5、“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_;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_;(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_。思路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燃料能源,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在地层中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经过数亿年才能形成的,它们一但被开采,就无法再形成,因此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资源,“西气东输”就是把在西部地区开采的天然气,通过输气管道运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项工程。“可燃冰”是人们在海底深处发现的一种由甲烷(CH4)和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状的水合物,由于它埋

6、在海底深处,利用目前的技术设备开采非常困难。太阳能是一种核能,而风能和潮汐能则是由于空气和海水流动产生的动能,它们都不是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不属于化学能。答案:(1)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2)天然气 (3)可燃冰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8.近几年,成都市政府率先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推行使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走在街头,你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1)成都市政府推行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该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出现在煤矿的矿井里,并达到一定的

7、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爆炸,瓦斯爆炸严重危害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_,_等安全措施。答案:(1)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2)甲烷 CH4+2O2CO2+2H2O (3)通风 严禁烟火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9. 2010年我国已完成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是_。有报道说,使用天然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如下好处:(1)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2)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3)因为是一种清洁能源,泄漏不具有危险性。你认为上述宣传不合适的有_ (填写序号),原因是_。答案:甲

8、烷 (3) 甲烷具有可燃性,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会发生爆炸我综合 我发展10.在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 )A.黑色粉末 B.银白色金属C.白色污染 D.绿色食品思路解析:“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的食品,并非一定是“绿色”。白色污染是指以白色塑料为主的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D1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C.酸雨的形成 D.农药、化肥的污染思路解析:用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会减少CO2、NO2等气体的产生。答案

9、:AC12.(2010广西玉林中考)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活动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A.燃烧煤气做饭 B.脂肪在人体内氧化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用电熨斗通电熨烫衣服 D.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物思路解析:燃烧煤气、火药爆炸及脂肪在人体内的氧化都放出热量,都是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的热量,而电熨斗熨烫衣服则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答案:C13.据报道,2010年5月12日,云南某化工厂因贮罐中的黄磷泄漏自燃而引发火灾,火场弥漫大量白烟,消防人员向罐体和燃烧处不停喷水,这主要利用了灭火原理中的_。黄磷也称白磷,是剧毒品,室温下易升华,磷蒸气的毒性更强,因此进入火场的救援人员为保证自身安

10、全必须佩戴_。试推测“白烟”的主要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_。答案: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防毒面具 P2O514.麦收时节,某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陈规陋习。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引发火灾;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其中主要因焚烧麦秸秆污染了空气而造成的后果是( )A. B. C. D.思路解析:农民在麦收后大量地焚烧麦桔秆,使得空气中的烟尘增加,造成能见度低,同时烟尘被人呼吸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损害人体健康。答案:B15.“再生能源”是指人类可以再生产的能源,它不因被人类利用而日益减少;“非再生能源”是指随着被人类利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长期以

11、来,我国一直以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为主要能源,2001年我国政府宣布,在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得到。请完成下列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是_ (填“再生能源”或“非再生能源”,下同),乙醇是_。(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_。(3)从增加农民的收入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_。答案:(1)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 (2)减少空气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来源:学科网(3)使用“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的粮食,鼓励农民种粮,增加农民收入16.(2010黑龙江课改区) 当走过大庆油田时,你会发

12、现长久都不熄灭的巨大“火炬”,“火炬”产生的黑烟飘向空中。其实那是为处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燃气而造成的。看到这一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和环境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来源:学科网图5-21思路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其储量有限。目前,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还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大量的粉尘排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答案:(参考样案)能源角度:将燃气储备输送,直接供给生产、生活的能源对燃气加工处理,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将燃烧放出的热量进行综合利用环境角度: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造成空气污染燃烧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容易造成温室效应我创新 我超越来源:Z。

13、xx。k.Com17.(2010福建) 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中披露,我国南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你认为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多少?(2)由于可燃冰在常温下可以变成气体,开采问题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你能想出一种开采可燃冰的方法吗?是否可行?思路解析:“一水合甲烷晶(CH4H2O)”属于结晶水合物,是一种纯净物。“CH4H2O”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应为(12+14)(12+16)=89。“可燃冰”能燃烧的部分是甲烷(CH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CH4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似。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应从无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