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879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第七章综合测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命题: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都相等.其中真命题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如图,已知ONl,OMl,所以与重合,其理由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D.垂线段最短3.(2013山东莱芜中考)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5,则2的度数为( )A.10B.20C.25D.30B E

2、 A D C F 第4题图 4.如图,是由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是( )A.线段的长度 B.线段的长度 C.线段的长度 D.线段的长度 5.(2013山东东营中考)如图,已知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50,AOB=105,则C等于( )A.20B.25C.35D.456.下列语句: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以画6条直线;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7.如图,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上,且,若则的度数是()A.40 B.60 C.80 D.12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两条直线相交,任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C.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9.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条线段,其中,则 的度数是()A.30 B.45 C.60 D.75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来源:Z。xx。k.Com如果,那么、2与3互为补角;如果,那么是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有公共顶点且又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A.

4、1 B.2 C.3 D.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公园因游客多,准备修10条笔直的路,要求交叉口越多越好,则交叉口最多有_个. 12.(2013河南中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和EDF如图放置(其中A=60,F=45),使点E落在AC边上,且EDBC,则CEF的度数为_. 13.(2013江西中考)如图,在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 1=155,则B的度数为_.14. 如图,与1构成同位角的是_,与2构成内错角的是_.15.如图,已知1=2,B=40,则3=_16.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最少有个交点,则_.17.上午九点时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

5、,再经过 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一条直线18.如图,于点,图中共有_个直角,图中线段_的长表示点到的距离,线段_的长表示点到的距离三、解答题(共46分)19.(8分)将平移后,点移动到的位置,请作出平移后的图形A1B1C1,并将此图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再作出所求图形A1ABC来源:Zxxk.Com第 19题图 20.(8分)(2013山东青岛中考)已知:如图,直线AB与直线BC相交于点B,点D是直线BC上一点.求作:点E,使直线DEAB,且点E到B,D两点的距离相等.(在题目的原图中完成作图)结论:21.(6分)如图,要测量两堵墙所形成的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请你写出两种不同的测量

6、方法,并说明其几何道理22.(6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 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23.(6分)如图,1和2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和3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24.(6分)如图,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若1=2,3=75,求4的度数25.(6分)已知,如图,于点问与有什么位置关系?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是真命题;对于,只有两条平行直线被截得的同旁内角才互补;对于,直线不能测量长度,所以也不存在两条直线相等的说法,故选C.2.B 解析:A.点M、N可以确定

7、一条直线,但不可以确定三点O、M、N都在直线l的垂线上,故本选项错误;B.直线OM、ON都经过一个点O,且都垂直于l,故本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D.没涉及线段的长度,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C 解析:由题意,得1+2=60,所以2=601=6035=25.4.A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是由沿向右移动的长度后得到的,所以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的长度故选A5.B 解析:因为A=50,AOB=105,所以B=180AAOB=1805010525.因为ABCD,所以C=B=25.来源:学+科+网6.C 解析: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错误;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正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

8、行线,错误;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错误;错误;正确所以错误的有4个,故选C7.A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故选A 8.C 解析: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错误; B.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任意两个角都是对顶角的说法错误;C.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符合对顶角的定义,正确;D.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或者邻补角,错误故选C9.B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故选B10.A 解析:互为补角的应是两个角而不是三个角,故错误;没说明是的余角,

9、故错误;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错误;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判断此命题错误;相等角的余角相等,故正确综上可得正确 11.45 解析:因为准备修10条笔直的路,要求交叉口越多越好,所以1条路交叉口有0个;2条路交叉口最多有1个;3条路交叉口最多有个;4条路交叉口最多有个;5条路交叉口最多有个;10条路交叉口最多有个;所以10条笔直的路交叉口最多有12.15 解析: EDBC, DEC=ACB=30, CEF=DEFDEC=4530=15.13.65 解析: 1=155, EDC=1801=25. DEBC, C= EDC=25.在ABC中, A=90, BC=90, B=90C=902

10、5=65.14. 解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与1构成同位角的是,与2构成内错角的是15.40 解析:因为1=2,所以ABCE,所以3=B.又B=40,所以3=4016.4 解析:因为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最少有个交点,所以17. 解析:分针每分钟转动6,时针每分钟转动0.5,设再经过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一条直线,则有,解得.18.3, 解析:因为,所以,即图中共有3个直角图中线段的长表示点到的距离,线段的长表示点到的距离ABCA1B1C1A2B2第19题答图19. 解:所作图形如图所示,其中是平移后的图形,是绕点逆时针旋转后的图形. 20.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和线段

11、的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以点D为顶点作CDFABD,得到AB的平行线DF,再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MN,直线MN和直线DF的交点就是要求作的 点E.解:如图所示.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点拨:本题也可先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再过点D作AB的平行线,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实质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1.解:方法一:延长到,测量,利用邻补角的数量关系求所以方法二:延长到,延长到,测量,利用对顶角相等求所以22.解:因为 FOC=90,1=40,AB为直线, 所以 3+FOC+1=180,所以 3=1809040=50因为 3与AOD互补,所以 AOD=1803=130.因为 OE平分AOD,所以 2=AOD=6523.解:1和2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来源:学+科+网Z+X+X+K1和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来源:学科网24.解:因为,所以,所以.25. 解:.理由如下: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故.因为,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