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5217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时1教学三维目标基础知识了解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把握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线索认识经过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比较成败认识规律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苏联的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知识迁移情感升华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

2、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对比法、创设情景、探究式、讨论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学习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图片,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方法。2.结合课后“活动与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对比中国和苏联改革的不同之处,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3.学完本课后,可以让学生用任意一种方法分析归纳苏联建立到解体的历史演变历程,注意指导学生纵向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3、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教师顺势导入: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三)组织学

4、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2.质疑、释疑:(五)探究新课:一、赫鲁晓夫改革人物介绍:赫鲁晓夫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方面)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教师提问教师顺势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学生回忆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长组织学生

5、汇报,让学生归纳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讨论“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改革是失败的?”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二、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

6、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说一说: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议一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小组活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教师小结: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仍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教师补充教师引导进行纵向比较播放记录片联系实际,让更多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讲述学生分析评判、更正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思考,使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