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551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第卷 选择题 (共29分)一、(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田圃(p) 倒坍(t) 拮据(j) 恪尽职守(k)B抽噎(y) 煞白(sh)

2、 勾当(gu) 奄奄一息(yn) C狡黠(xi) 骸骨(hi) 蓬蒿(ho) 廓然无累(li)D干瘪(bi) 瞰望(kn)慰藉(ji) 笑容可掬(j)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荣赝 蒸馏水 心无旁鹜 断章取义 B骄奢 易拉罐 重蹈覆辙 根深地固 C恻隐 满堂彩 通宵达旦 融会贯通 D臆测 顶粱柱 断壁残垣 遍稽群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B大明湖“明湖秀”工程于2017年底开工,工程紧锣密鼓,将于今年初一气呵成。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

3、顶礼膜拜。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我校新一届学生会人选顺利产生。B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C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D央视朗读者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重情重义,封金挂印、义释曹操、义释颜严等情节均体现这一性格。B. 简爱中罗切斯特虽富有显赫,却是一个精神上的苦闷者,情

4、感的渴求者。 C. “风景悄然无声地孕育了美感”,读草房子就像在看一幅幅优美的田园山水画。 D.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传达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内涵。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共17分) (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5、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 C忠之属也 忠:忠诚 D. 一鼓作气 鼓:击鼓进军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何以战 皆以美于徐公 B战则请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公问其故 其如土石何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8下列对

6、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曹刿入见与庄公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B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文章剪裁别具匠心,详写作战,略写论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文章塑造人物鲜活立体,庄公虽谋略平庸,但是知人善用、勤政爱民。第卷 非选择题 (共121分)(二)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太傅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太傅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7、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注释】羿:后羿,传说中的射箭能手。战:颤抖,急促。遗:抛弃。9.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三处)(3分)中 则 赏 子 以 万 金 之 费 不 中 则 削 子 以 千 邑 之 地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11. 文中“ ”一句的描写已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道理。(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8分,每题4分)(三)陇西行 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陇西行:古代曲名。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战士

8、。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12首句表现了将士的 ,第二句表现战争的 。(4分)13本诗中的“可怜”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表达情感有何不同?(4分)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1)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2)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3)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4)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 ,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望月有感)(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7)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 ”抒发了英雄弯弓骑射,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

9、。三、(5分)15.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请你也来参加!(1)请在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只填序号即可)(2分) 人似秋鸿来有,事如春梦了无。A情 B信 C痕 D声(2)请从表格中识别并写出一句关于春节的完整七言诗句。(3分)把花后符桃总新梨换清旧落四、(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2分)(一)“朋友圈”的前世今生近年来,微信风头正健,男女老幼皆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个人私事,

10、传传八卦新闻。实际上,“朋友圈”并不是21世纪的专属产物,早在几个世纪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朋友圈”的雏形其实是名为albaamicorum的纸书(拉丁文直译为“朋友书”,英文可译为FriendsBooks,即“友人之书”),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荷兰历史学家苏菲研究了这段有趣的历史细节,发现从1560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用这种纸书记录朋友圈的种种,不过鉴于17世纪的社会风俗,男孩和女孩运用这些书刷“朋友圈”的目的各不相同。在当时,男孩通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镀金,拜谒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今天的职业社交网站,其

11、目的是求教方家。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这样的插图不仅博人眼球,且彰显身份。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诠释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女孩则往往被送去修道院,或者去宫廷做仕女,这有助于她们将来成功成为名媛淑女。虽然不能像男孩那样到处去旅游,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友谊书。如果说男孩版朋友圈填满了科学家和艺术家笔录,那么女孩版的则更像脸书和微信,晒晒与朋友、钦慕者的通信往来,记点圈内笑话,描绘社交事件的细节等。当然,它不会像日记那样被锁在抽屉里默默珍藏,而是要与大

12、家一起分享的,这给当时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的女孩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这些装饰精美的“朋友圈”记录册和我们熟悉的微信非常相似,区别只在技术层面。“照片”是被画出来的这比拍照难度大多了,各账号不是转发阅读文章,而是在留言页上写下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诗歌等。这样的“朋友圈”可以帮助历史学家逼真地还原当时的风土人情,甚至还能拼凑出长达400年的关系网络。若再把视线放远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热衷于用纸笔搜集好友、同僚的图文信息,并广为分享了。且不说皇亲贵胄、达官名士游历名山大川,即使平民百姓近处郊游、赶集等,也会把这一天感受最深的事情涂鸦记录下来,然后供街坊邻居传看,兴味十足。古人旅游

13、途中还喜欢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点赞,是颇为风雅的一件事,许多诗词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传说1400多年前,李白登黄鹤楼,目睹眼前之景,再看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大为折服。于是提笔在黄鹤楼上怅然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应该算是历代文人墨客朋友圈里最有面子的“点赞”了吧?正如圣经中所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代人自以为时髦的“朋友圈”,在几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外古人们抢先体验了。(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1期)16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朋友圈的前世今生”为题有何好处。(3分)17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