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026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必修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检测试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继月氏、匈奴之后,鲜卑、吐谷浑、吐蕃、

2、回纥、党项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甚至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在肯定我国

3、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大蒜、菠菜等,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

4、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

5、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鲜卑、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B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C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D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答案B解析B项理解有误。“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

6、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的是“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不包括“汉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C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D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答案B解析B项理解有误。草

7、原丝路又称“回纥道”并非因其被回纥控制而得名,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而得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B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D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

8、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答案D解析D项无中生有。“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错误,从原文中看不出有这样的不同和变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剃头店庞培古旧的剃头店,我们那里已经很少了。南门街角上还有一家,现在再去是否在,恐怕不好说。当街的店面,照例是旧木房子的结构,油漆颜色呈深暗的果绿,大多脱落的排门,玻璃上落满灰尘和不知何年何月写上去的粉笔字。店主是名白发矮矬的老头,店的里间临河,正中一排木头柱子,支撑高高的房梁。靠柱子排放两张长靠背椅子,上面成年累月扔些店里的老板娘结的绒线,还有隔日的报纸,供顾客

9、闲坐时翻阅。店堂后面的一只大煤球炉“咕噜咕噜”烧着开水。冬天里头顾客进来,煤气味道很重,有时竟弥漫开半房间的水蒸气。一般剃头店里的洋油、生发油或洗发香波味道,此地是绝对闻不着的。人们进进出出,闻到更多的是一个气氛很好的家庭里厨房间的味道。有时炉子上在煨一砂锅排骨,又有炒菜的油烟味道“吱吱”地叫得正欢,直往顾客肚里钻。店主照例眯缝着一双老眼,从容地抄把剃须刀,往老式剃头用的铁椅子上的顾客脸面上凑。那种老式剃头店用的椅子,像牙医的椅子一样考究,下面有个固定基座,椅脚深埋在圆形铁盘子下面,供顾客享用原地360度的灵活转圈,可往顾客感到舒适惬意的任何一个方位调节。这样的过去年代昂贵的铁扶手椅,南门剃头

10、店里竟有足足两排靠墙的八九张位置,大多日子里闲置着,像陈年的古董,已少有顾客前往光顾。此间的店主在他长达四五十年的剃头生涯中顽固恪守旧的手艺,服务内容单调并且愿落后于新世纪的“新形势”。偌大一个店堂,有时老半天过去只见三两名顾客,常常是两个剃头的围住一名顾客,梳妆镜背面的水银脱落了;或者,镜面有了裂缝,靠墙一长排搁板上放着零拷的洗发水,也不知几个月才换次新的。若进店堂的顾客要求烫发,店主是不屑于受理的。他只给街坊十里左右的顾客定期修剪些性别不详的发型,也即一般女性年龄介于2050岁之间最简便朴素的短发,我们那里喊作“游泳头”;同时,给男人们从5岁男孩至85岁老头不等理一种最常见的平头。他执着于

11、自己的手艺,收费标准也十分廉价。他把顾客的头都变成了古董。他对发型的看法完全忠诚于他在过去年代生活的记忆,而且十分中意,不思变革。他认为那才叫健康、向上或文件里常用的“朝气蓬勃”。他自己长年穿一身貌似随随便便,却也严肃死板的中山装(照例仿佛第二天就要脱下来洗了)。他工作时的姿势、节奏、表情,全是标语式的他剃的头、给街坊理出来的发式也酷似某条言简意赅的标语,他脸上的表情也是严肃深沉和自鸣得意相搀杂。他走到街上眼珠子根本不屑朝向任何一家时髦的“美容店”或那里面打扮妖娆花枝招展的小姐们瞄一瞄转一转。他走出自己那一幢老式古旧的店堂时昂首阔步,回到店里来时也同样踌躇满志!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回想从前,却是

12、自己那班底靠剃头吃饭的手艺人中年纪最小的,现在却成了最大最老的。他并没有为此而悲哀。他面部的轮廓有点像罗丹创作的那尊举世闻名的作家巴尔扎克头像,他用他的店面保留下来自己的风尚、习俗。他走进去,镜前掠过一阵冷清、倔强、空空荡荡的风,吹得地上的断发、碎屑飘起来。店堂进深处是他的厨房,他的家庭,他的老婆。中午饭刚刚吃过,空气里尚有某人打过的一个饱嗝的余温。靠墙的地方是张旧八仙桌,墙上还贴着纸质泛黄的毛主席像。岁月似乎在此地凝固了,虽然推窗望去,外面的运河河道里的水几近干涸,而且污黑,过去通商的繁华景象,已经在时光的催迫下,缓流成了一条郊外无名的臭河水沟。而他过的是一种多么亘古不变的生活啊!一边往顾客

13、脸上抹热乎乎的剃须水,一边听收音机里嘈杂刺耳的评弹同时自家煤炉上煨的那锅排骨在老式稳靠的砂锅里冒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到古旧的剃头店在当今社会已经很少了,仅存的一家恐怕也消失了,从而引出下文对老剃头店的回忆。B剃头店的椅子上成年累月地扔着些旧报纸,并且长年弥漫着厨房里的味道,说明店主从不顾忌顾客的感受。C文章以细节结尾,“抹热乎乎的剃须水”“听评弹”“砂锅里冒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写出了老剃头店温馨的生活气息。D本文记述了老剃头店里多年不变的生活,作者想借此引起人们对这种传统手艺的关注。答案B解析“从不顾忌

14、顾客的感受”错。5“老剃头店”中的“老”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1)店面老。店面是旧木房子的结构,油漆脱落,玻璃上落满灰尘。(2)店里的设施老。店里有老式剃头店的椅子,老式的剃头工具。(3)店主的年龄老。店主是名白发矮矬的老头。(4)店里的手艺老。店主顽固恪守旧的手艺,不屑于烫头之类的新发型。(5)店主的思想老。店主不思变革,愿落后于新形势。6文中写到“此间的店主在他长达四五十年的剃头生涯中顽固恪守旧的手艺,服务内容单调并且愿落后于新世纪的新形势”,你对这种做法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6分)答:_答案(示例一)支持店主的做法。(1)店主恪守旧的手艺,是

15、对传统手艺的一种传承和守护。(2)店主不思变革,愿落后于“新形势”,是对古朴生活的坚守。(3)店主的这种做法,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手艺和传统生活的关注。(示例二)反对店主的做法。(1)店主恪守旧的手艺,无法适应当今社会人们更多更新的需求。(2)店主不思变革,愿落后于“新形势”,无法跟上社会的变化。(3)店主的这种做法,让人觉得因循守旧,不思变革。(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永远的顾先生贺捷生顾骧先生比我大五岁,我称他“顾先生”,是由衷的。这些年知识界推崇“民国范儿”,以我的童年在民国受到的教育,“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崇高的,不怒自威。在路上遇到,像我们这些小女生,无论在疯跑还是在谈笑,都得迅速回到学子的位置,躬身而立,向先生问好。我认为顾先生就是一个有民国范儿的人。他爽朗、豁达,知识渊博,出现在什么场合,都是一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2009年11月,顾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鉴于世风愈下、道德泯失,需要文化人通过对文化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