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025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从曹雪芹曾祖父曹玺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少年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后家道逐渐败落,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

2、回以后遗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清人高鹗所续。,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3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5回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交代。,资源助读,知识整合,第1回是开篇,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做楔子,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2回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列了一个简明的“人物表”。第3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及其主要人物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第4回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

3、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含蓄地交代了红楼梦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命运。,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与本课相关的故事情节: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给林如海,他们的独生女便是林黛玉。贾敏因病去世,贾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小说借林黛玉的眼睛,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做了安排。,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 章回体,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

4、“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红楼梦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掌握词语 (1)顾盼神飞:形容左右环顾,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例句:近日,电视剧版白鹿原曝光了人物海报,海报中的“白灵”手捧诗书,顾盼神飞,气质美如兰,给人一种静气、灵气和自在气。 (2)混世魔王:比喻扰乱社会、给人民带来严重危害的恶人。 例句:曹操决不是一个以残破天下为乐的混世魔王。 (3)放诞无礼:行为放纵,不守规矩,没有礼节。 例句:警察及时赶到了,把那个放诞无礼的家伙

5、带走了。 (4)有天无日:比喻没有公理,一片黑暗,或肆无忌惮,无所顾虑。 例句:如今朝政昏暗,官绅横行,民间有天无日,是非颠倒。,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明词义 (1)敛声屏气 忍气吞声 辨析:两者都有“不出声”的意思。“敛声屏气”,不出声,屏住呼吸,形容精神集中。“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例句:7月28日8时30分,督促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座谈会在省公安厅二楼会议室召开,会场气氛比较凝重,与会人员均敛声屏气。 他不好意思跟他的舅父顶嘴,只得忍气吞声地埋下头来。,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辨析:两者都形容建筑物的华美,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雕梁画栋”,

6、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例句:殿堂虽小,却也雕梁画栋:四壁画的是群峭碧摩天,松高白鹤眠,野竹分青霭,高峰挂流泉。 新落成的美术馆气势非凡,美轮美奂。,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心理感受,介绍了贾府中一大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豪华奢侈的生活,刻画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

7、重难探究,【任务一】把握小说线索,了解小说情节 1.第1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贾府的?这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从建筑外观的宏伟富丽,上下等级分明及进退有度的丫鬟、仆佣,内部讲究的建筑布局三个方面来描写贾府。这段描写突出了贾府的豪华气派,也暗示了贾府显赫的社会地位,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环境。 2.红楼梦中人物众多,第2段为什么安排贾母第一个出场? 参考答案:因为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地位最高,同时又是黛玉最亲的人。贾母的特殊地位,使荣、宁二府的很多人都会围绕在她的周围。贾母一出场,可以为下文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林黛玉进贾府都拜

8、见了哪些人物? 参考答案:首先拜见了贾母,经贾母指点,先后拜见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纨。接着是“三春”。之后是王熙凤,贾母命“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结果没见着。吃完饭后,贾宝玉来了,宝黛相见。,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课文在哪些段落描写了贾府的布局和建筑?写这样的布局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第1段写贾府及贾母处的布局 表现出豪门贵族的气派 第7段写贾赦处的布局 显示陈设布局之豪华 第8段写“荣禧堂”的布局 体现贾府官宦人家的显赫程度,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 鉴赏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方法 1.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心态怎样? 参考答案:黛玉眼中的外祖母

9、家与别家不同,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表现出林黛玉小心谨慎的心态,体现出一个寄人篱下又心地孤傲的女子自尊敏感的心理特点。 2.贾母是相见场面的核心人物,然而作者只写了她“迎”“搂”“哭”三个非同寻常的连续性动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几个个性化动作不仅写出了贾母因思念亡女、疼惜黛玉而涌上心头的那种悲中有喜、且喜且悲的复杂心情,而且写出了只有贾母那样的老太太才会有的动作特点与心理特点。,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小说对林黛玉的容貌、神情和风韵有不同角度的描写,请根据提示的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填表。 参考答案:众人眼里的黛玉: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

10、俗,身体怯弱,有自然的风流态度,有不足之症。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的是体质的病弱。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标致、气质脱俗。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各别,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有灵犀。,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课文从出场、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等四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具体是什么?,参考答案: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泼辣放肆,地位特殊 肖像:服饰(头饰/裙饰/服装) 贪婪、俗气、空虚;容貌(眼/眉/唇) 美丽、刁钻、狡黠 见黛玉:言行(恭维拭泪转悲为喜)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回王夫人:语言 果断能干,随机应变,初读整

11、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5.贾宝玉是小说中一个独特的人物,不同的人对宝玉有不同的看法。请从下面三个角度简要分析宝玉的形象。 参考答案:世人眼里的宝玉:“不通世务”“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父母眼里的宝玉:“孽根祸胎”“混世魔王”“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有天无日”“疯疯傻傻”。黛玉眼里的宝玉: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眼熟,亲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6.在这篇小说中,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请简要说明哪些人物的出场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实写了谁,虚写了谁;哪些是单独写,哪些是集体写。 参考答案:对贾母、王熙凤、贾宝

12、玉等人物是详写,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是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做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知识窗 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等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作家的创作意图。其作用包括: 线索作用。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有时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人物,通过其所见所闻,串联故事,演绎情节。 侧面烘托。通过对其他人物、事情

13、的叙说和描写,来烘托主要人物。 推进情节。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常常要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常常也要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推进情节的开展。,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渲染氛围。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因为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王熙凤这个角色,有人爱之,有人恨之,有人妒之。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的? 提示:对于小说中王

14、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尽管人们的看法不一,但探究时仍然要结合故事情节来具体分析。,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技法借鉴,主题阅读,虚写的妙用 技法指导 虚写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多用具体之物来表现抽象之物,借虚拟之笔映衬客观实体。作者虽渲染了某些人物却不使其出场,只让读者感觉到他的存在,借以影响着在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虚写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有一种含蓄的美。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来到贾府,见过外祖母、两位舅母、三姐妹和王熙凤之后,邢夫人带了黛玉去见舅舅,到了贾赦府里得到的答复是,“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在贾政府里也因他“斋戒去了”

15、没有见到。,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按照正常礼数,黛玉来到贾府是必须要见过两位舅舅的,但和如此重要的人物一一见面,交谈一定会是非常正式,叙述起来需要大量的笔墨,因此,作者就使用了虚写,通过借他人之口解释为何没能相见,躲避了描述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为后来的真实相见埋下了伏笔,给读者预留了联想的余地。,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 请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描写某个场景或塑造某个人物,力求做到叙述生动,刻画形象。200字左右。 写作示例:她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碜,墙壁的简陋,家具的破旧,衣物的粗俗,都使她苦恼。这种情形,要是

16、换了另一个跟她同等的女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她却因此愁眉不展,恼怒不已。看到那个替她料理简单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瘦小的女佣,心中便会产生许多忧伤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厅,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技法借鉴,主题阅读,走进红楼梦 名句诵读 1.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黛玉咏白海棠 2.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湘云供菊 3.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探春簪菊 4.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湘云对菊 5.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黛玉咏菊 6.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黛玉问菊 7.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