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3822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五次双周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牟一高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十五次周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A秦朝的焚书坑儒B明朝的特务统治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3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

2、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4某大臣因得到皇帝赏识,飞黄腾达,在六年内先任同知宣政院事,后迁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等职,并最终做到了中书右丞相。这一史事发生在下列哪一时间段ABCD5菲洛科罗斯曾描述:“广场的周围围起了栅栏,留出了十个入口,以让公民按照部落进入广场,公民将写有被放逐者名字的陶片放在一起,九位执政官和五百人会议监督整个投票过程。” 由此可见陶片放逐法A保证了投票时有良好

3、的秩序B确保了雅典公民权利的平等C正式建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D实现了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6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看到奴隶制命运岌岌可危,便采取措施,以图重振罗马帝国声威,维系其统治。一方面他发动了对西方的战争。另一方面他对罗马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撰。这一论述主要旨在说明A罗马皇帝对罗马法贡献大B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C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D查士丁尼法缓和了社会矛盾7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见下表),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16881689年,英法九年战争 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17

4、181720年,四国同盟战争 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A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B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D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酱选权8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B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C巩固了民主政治 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9表2美国总统的立法成功率 政党 总统 任期年份 提出议案数 通过数 百分比 共和党 艾森豪威尔 195

5、456 664 349 526 195760 851 335 394 尼克松 196972 669 243 384 197374 280 90 321 福特 197475 ? ? 315 民主党 肯尼迪 196163 1049 414 395 约翰逊 1964 217 125 576 196868 1685 575 401 表2的统计数字说明A民主党人长期控制国会B权力制衡影响行政效率C党派权力斗争日趋激烈D立法程序更加严谨完善10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

6、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B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D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11恩格斯评价德意志帝国时说:“德国牢不可破的统一是摆脱它目前的贫困和创造国家财富的首要条件,统一使它走向了经济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却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下列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是A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元首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皇帝C帝国议会由公民普选产生D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12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时

7、间 满人 汉人 1840年 7人 8人 18641866年 0人 15人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B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D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13下图是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对此战役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14民国时期人士指出:“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立法又多属己党,孙此时以为可以制袁之死命矣。”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看到了限制袁世凯专权的意图B觉察到此举犯了因人

8、设法之忌C认为这是双向互动的权力制衡D对孙中山的评述基本符合史实15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A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16.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17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

9、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8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和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右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应该填写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国共对峙,走向抗战C星星之火,力挽狂澜D抗日救亡,民族复兴19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 “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A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B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C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0右侧

10、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2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充分体现了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C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D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22长期以来,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更是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二月革命A不符合俄国历史发展规律 B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C建立起资

11、产阶级临时政府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23下图是1949年反映一届政协的漫画步步高升。寓意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下列内容不属于此次“人民政协”会议的是A确立首都、国旗、国徽、国歌B成立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决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D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24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苏联解体25“这次会议的召开,推动了亚洲和

12、世界的和平,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实现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这次会议”召开的初衷是A实现中国与邻近国家友好发展B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C推动广大亚非国家间加强联系D谋求国家不结盟对抗美苏控制26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27如表是20世

13、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21个国家的外长或大使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拟定的人会条件(部分) 1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2该国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 3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 4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 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A引发战后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B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C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D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28从西欧六国到十二国,再扩展到包括东欧的二十七国,欧洲联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宏伟历程,右图中国家中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创始国的是ABCD29下面是21世纪初较为流行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多极化格局遭遇挑战B美国仍未放弃“冷战”思维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