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3462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郡中学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1.近些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已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能缓解温室效应,海洋浮游植物是吸收CO2的主力军。马丁设想:向海洋投放水溶性铁能促进浮游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从而减缓温室效应。针对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元素和CO2中的C、O均是大量元素 B. 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C. 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 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元素、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的识记

2、和理解能力。【详解】铁元素是微量元素,CO2中的C、O均是大量元素,A错误;铁以离子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B错误;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C错误;浮游植物吸收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而海水温度的高低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弱,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D正确。2.长郡中学高三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a、b、c三组实验,各组pH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a组的pH可能高于b组的pHB. a组pH条件下,该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能最多

3、C. 在c组pH条件下比较适宜保存酶D. 实验要求“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坐标曲线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酶的活性在最适pH条件下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据此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a组酶的活性高于b组酶的活性,因此a组的pH可能高于b组的pH,A正确;与b、c组相比,a组酶的活性最高,说明a组pH条件下,该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能最多,B正确;c组产物的最大生成量明显低于a、b组,说明在c组pH条件下,酶已经变性

4、失活,不适宜保存酶,C错误;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实验要求“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3.有甲、乙、丙、丁四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丁与靶细胞结合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腺体分泌物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乙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溶酶体C. 生成丙的反应只能发生在无氧环境下 D. 丁引起的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

5、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体液调节、过敏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说明甲是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糖,A错误;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说明乙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与溶酶体无必然的联系,B错误;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说明丙是CO2,人体中的CO2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即生成丙的反应只能发生在有氧环境下,C错误;丁与靶细胞结合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腺体分泌物增多,说明丁是过敏原再次

6、进入机体时、导致相应的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生物活性介质,丁引起的反应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D正确。4.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 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1条C. 雄蝗虫的精原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11个四分体D. 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7、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依题意可知: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24条染色体,A正确;雄蝗虫、雌蝗虫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依次是23条、24条,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因此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2条,B错误;雄蝗虫的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形成的,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错误;由于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产生的精子可能为X或O型,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可能是雌性(XX),也可能是雄性(XO),D错误。5.图为某六肽化合

8、物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与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B. 根据图中多肽的氨基酸数可以判断出终止密码子是UCUC. 中会产生图中代表的物质,且中含有氢键D. 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的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的能力。【详解】为DNA,均是mRNA,是多肽。过程表示转录,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U、T-A、G-C、C-G,过程表示翻译,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U、U-A、G-C、C-G,可见,与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A正确;根据图中多肽的氨基酸数

9、可以判断出终止密码子是UAA,B错误;所示的转录过程会产生图中代表的tRNA,tRNA中含有氢键,C正确;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所示的DNA的复制,D正确。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所有植物激素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B. 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不等同于不生长C. 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是由根尖端向根近茎端运输D. 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生长素更长效【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的特点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所有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不一定都具有两重

10、性,A错误;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是指针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而言,用一定浓度相应激素处理的植物,其生长速度较慢,不等同于不生长,B正确;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是由根尖端(形态学的上端)向根近茎端(形态学的下端)运输,C正确;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易被分解,较天然生长素的效果稳定,因此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生长素更长效,D正确。7.将A、B两种长势相同的植物置于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光照恒定的密闭小室中,测得每个小室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时间在1020min时,A、B两种植物中,CO2利用率较高的是_,理由是_。(2)若将A、B植物单独种植在

11、干旱程度不同的土壤中,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的植物是_,理由是_。(3)夏季睛朗白天中午12:00时,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会降低,A、B植物降低较快的是_。(4)叶片吸收的CO2需先_(填“还原”或“固定”)成为C3,才能转变为糖类。【答案】 (1). B植物 (2). CO2浓度降低说明CO2被植物吸收利用,1020min时B植物所在的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下降的幅度比A植物的大,说明在1020 min时,B植物对CO2的利用率较高 (3). B植物 (4). 干旱会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B植物在低浓度CO2时仍可进行光合作用,说明B植物种植在干旱土壤中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

12、因此B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 (5). A植物 (6). 固定【解析】【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 图示纵坐标表示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随着时间的递增,在020 min时段内,玻璃罩内的CO2含量逐渐降低,说明此时段内被植物吸收并且用于光合作用的CO2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但在1020 min时段内,B植物所在的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下降的幅度比A植物的大,说明在1020 min时段内,B植物对CO2的利用率较A植物高。(2) 当玻璃罩内的CO2含量不发生变化

13、时,A植物所在的玻璃罩内CO2浓度高于B植物,说明 B植物在低浓度CO2时仍可进行光合作用,其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土壤干旱,造成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减少,加之植物还会通过蒸腾作用失去部分水分,因此会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而B植物在低浓度CO2时仍可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在干旱土壤中,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因此B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3) 夏季睛朗白天中午12:00时,光照强,环境温度高,蒸腾作用旺盛,部分保卫细胞因失水而导致气孔关闭,使得CO2的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进而引起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因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所以A植物叶片的光合

14、速率降低较B植物快。(4) 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叶片吸收的CO2需先与C5结合被固定成为C3,之后在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被H还原为C5和糖类(CH2O)。【点睛】图中A、B两种植物均处于密闭透光的小室内,它们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可来源于自身的呼吸作用和从密闭小室中吸收;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会导致密闭小室内CO2浓度逐渐降低,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可见,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反映的是净光合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8.马尾松作为一种常绿乔木,其用途非常广泛,但是马尾松单纯林中,松毛虫常常会

15、产生暴发性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黑光灯诱捕成虫的方法可降低下一代松毛虫的密度。对于松毛虫而言,黑光灯对其传递_信息。(2)松毛虫危害松类、柏类、杉类,自然界中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但是马尾松单纯林中松毛虫却常常会产生暴发性的危害,其原因是_。建立马尾松与泓森槐混交林后,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等进入该生态系统,泓森槐为灰喜鹊提供了_的场所。由马尾松、松毛虫、灰喜鹊构成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同化的能量从大到小依次为_,请绘出三种生物构成的生物数量金字塔:_。(3)受气候和病害等因素的影响,马尾松在某一年的碳储存量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该年马尾松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a表示,因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70%a,假设只有松毛虫采食马尾松,采食的能量用b表示,粪便中的能量用c表示,则该年马尾松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值为_。【答案】 (1). 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