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7830818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2017091402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国时期,正是基于商鞅和秦孝公等顺应了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大胆变法,才为秦国最终奠定了大一统伟业。重大改革材料二历史不能重演,商鞅变法的恶果是不能以秦国暂时强大来抵消的。商鞅式的强国之法趋人步入功利追逐,必然导致日后的治理危机,社会不和谐而崩溃之日近矣。再评商鞅(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并概述其意义。(2)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角度有何不同?综合两则材料,从史学研究视角,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

2、纳概括,注意题目要求“经济方面”。第(2)题根据对两则材料的分析、理解,可以看出材料一主要肯定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二主要说明其局限性。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要掌握全面和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答案:(1)措施:废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意义:推动了地主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国家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统一奠基。(2)材料一肯定了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二指出了商鞅变法的局限性。评价:全面、辩证地看问题。2.(2016全国卷T45)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

3、”,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

4、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第(1)题,据“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据“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可得出扩大入选范围;据“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得出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据“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得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第(2)题,由材料内容可知,唐太宗的谱牒改革降低了原来世家大族的等级,使很多从草原迁移而来的新兴家族跻身“高门”之列,打击了世家大族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从而有利于肯定现有政治秩序

5、,维持政权稳定,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同时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将皇族排为第一等级则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加强统治。答案:(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3.(2016海南单科T29)材料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

6、0)颁布诏令“江、湘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逊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题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得出,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和段落,其中“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

7、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江、湘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等句子为重点语句,可以从中概括得出答案。第(2)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去分析。答案:(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司马迁史

8、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三秦固天下之强国,而孝公亦有志之君也,修其政刑十年,不为声色畋游之所败,虽微商鞅,有不富强乎?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苏轼东坡志林论商鞅材料四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

9、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评价商鞅的视角。这一视角会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带来什么局限性?(2)据材料二,指出班固评价商鞅变法的视角。史学界认为,班固的史学评价观较为落后。请依据材料二说明理由。(3)材料三中,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偏差?(4)材料四肯定商鞅变法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所废除的“旧的经济、政治制度”。【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其天资刻薄人也”可知是从个人品行来评价的。第二问从材料一“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可得出答案。第(2)题第一问

10、从材料二“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是从变法的实际效果来评价。第二问从材料二“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可知作者否定变法对旧制度的破坏。第(3)题从材料三“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可见作者的评价。第(4)题第一问从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得出答案。第二问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答案:(1)视角:个人品行。局限:以主观情感评价变法,忽视对变法实际效果的考察。(2)视角:实际效果。理由:维护旧的社会制度、统治秩序,否定了封建制度建立和国家统一的进步潮流。(

11、3)颂扬秦孝公,贬低商鞅。(4)依据:顺应时代潮流。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5.(2017郴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材料二“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程度地从社会

12、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商鞅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对农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2)有人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式改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说法的认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可以知道商鞅的“独创性措施”是指什伍连坐、奖励耕织和重农抑商,然后结合所

13、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项措施的积极影响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因为材料二中给定了“国进民退式改革”是指商鞅变法“最大程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所以结合所学论证商鞅变法的这种结果和影响即可。答案:(1)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2)认识:商鞅变法使秦国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从而极大扩展了政府自身权力。商鞅变法将社会控制、战争动员、国力提升结合起来,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