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2244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7讲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讲 教材基础实验专题跟踪训练(十七)一、单选题1(2018全国卷)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解析本题要求选出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实验,要求对四个实验或事例的完成者很清楚。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

2、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所以选D。答案D2(2018山东省济宁市模拟)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的是()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A B C D解析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均采用了荧光标记法;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直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选C。答案C3(2018北京

3、市人大附中特供卷)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D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不同,而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因此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A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零

4、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以辨别各实验组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所起的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B错误;“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可见该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C正确;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流程是:是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是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在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实验结果为:胰腺分泌胰液,胰腺不分泌胰液,因此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

5、能起对照作用,D正确。答案B4(2018衡水金卷)科学家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科学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和淀粉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萨顿先后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和杂交实验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解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得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一组植物提供C18O2和H2O,另一组植物提供CO2和HO,分析

6、两组植物释放的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错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答案A5(2018河北省沧州市联考)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并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把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分离C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吲哚乙酸D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高中生物教材中相关的生物科学史

7、,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科学家的贡献,掌握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精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其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把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B错误;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吲哚乙酸,C错误;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D正确。答案D6(2018江苏省南京市统测)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

8、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解析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且得出了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A正确。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B错误。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最终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以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答案B7(2018

9、浙江省选考十校联考)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B波森詹森的实验选择明胶和云母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C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D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解析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影响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A错误。波森詹森的实验选择明胶和云母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B正确。温特的实验不需要在单侧光下进行,C错误。植物细胞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但不是在核糖体上

10、,D错误。答案B8(2018四川省蓉城名校联考)下列有关高中生物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根据实验材料的特点使用苏丹或苏丹染液染色时,两者的染色时间相同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灰绿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CO2的产生情况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减小实验误差解析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利用苏丹或苏丹染液染色时,前者染色的时间长于后者,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在

11、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然后取口腔上皮细胞置于其中,点燃酒精灯,将载玻片中有实验材料的部分对着酒精灯烘烤,直至烘干,以固定细胞,B正确;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C错误;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可以通过预实验预先摸索生长素浓度的大致范围,再做进一步的实验,D错误。答案B9(2018北京市门头沟区一模)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差速离心: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B模型构建: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C单因子对照实验: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的

12、来源D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和噬菌侵染细菌实验解析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差速离心法常用于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A项错误;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B项正确;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采用了单因子对照实验法,C项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和噬菌侵染细菌实验都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项正确。答案A10(2018江西省新余名校联考)下列关于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选用层析液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B探究2,4D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先做预实验,目的是让结

13、果更精确C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D用健那绿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只有活细胞内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解析分离色素时选用层析液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A错误;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逆转录和RNA复制是RNA病毒的特征,而病毒是非细胞生物,C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正确。答案D11(2018福建省泉州市测试)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

14、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

15、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C错误;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答案C12(2018四川省双流测试)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实验名称实验分析恩格尔曼用水绵作材料研究叶绿体的功能A.该实验运用了对照试验的科学思想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细菌细胞的裂解斯他林和贝利斯研究胰液分泌的调节机制C.狗的胰腺分泌胰液仅受神经的调节高斯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实验D.双小核草履虫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物质解析恩格尔曼用水绵作材料研究叶绿体的功能,用照光和不照光部位作为对照,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赫尔希和蔡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