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综合论述.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2131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综合论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综合论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综合论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综合论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综合论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效率与公平摘 要: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讨论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共平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效率与公平,国情,贫富差距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公平与效率具有不同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在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还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经过多方查找资料以及认真思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政策及一些建议与思考。一,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关于效率,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理解:1.投入

2、产出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生产总要有产出,如果投入的越多,产出越少,则效率越低;反之,则效率越高。2.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效率,指任何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一方福利增加的同时而不使另一方的福利减少的这样一种境界。3.社会整体效率,指社会生产对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从生产力的视角来研究效率是最基本的。马克思指出:“人们决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当中。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首先是要吃吃喝喝等,也就是说,并不是处在某种关系中,而是积极的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他们是从生产开始的)”。这种生产“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3、,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物质变换的快慢就是生产力的高低,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效率。所以,就生产力与效率的关系而言,效率的高低是生产力高低的表现。2,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3,公平与

4、效率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对立的,有人认为是一致的。我个人认为从大的趋势来讲,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 制度、政策公平促进效率。政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

5、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 “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一切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服务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率,又要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坚决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因此,任何只顾公平而忽视效率和只顾效率

6、而损害公平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只有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和协调,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二、我国政策的转变及原因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经济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效率低下。1957年“反右”,特别是“大跃进”失败后,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用“左”的政治冲击经济建设,强调算政治账,轻视算经济账,批判“唯生产力论”,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也忽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都没有认真有效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实际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工资分配

7、关系混乱,挫伤了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损害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因此,提高效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需要的。在党的十七大以前的近几年中,中央已开始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提法进行调整,一再强调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分配公平。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强调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努力化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问题。会议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紧接着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重申这一提法和原则。 显然,在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中央对原

9、先“优先”、“兼顾”的提法作了调整,也为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作了理论铺垫。促进社会公平,首先要落实初次分配的公平。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主要是由初次分配形成的,依靠再分配去实现公平,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了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最低工资线、消除拖欠和无理克扣现象,要遵守劳动法,尊重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优先原则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先。因为公平与效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所以,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就意味着是公平的,合理

10、的。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指分配制度、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必须把效率作为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 2,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并不否认公平,更不能牺牲公平只顾效率,正确的做法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因为只有坚持公平才能够调动效率的创造者,即主体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主体的努力被社会所认同就能够激发他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不公平会使主体失去工作热情,降低公平效率,所以,只有兼顾公平才能促进效率的提高。 公平促进效率,有利于效率的实现,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是一致的。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即不能只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参考文献:1,A.奥肯 平等与效率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汪同三 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改革动向 中华工商时报,20031208(1)。3,冷溶汪作玲 邓小平年谱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李强 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