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782034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Φ2.6m2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技术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6m22.6m2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 技技 术术 方方 案案 2014-4-252014-4-25 目目 录录 工程总概况工程总概况第第 3 3 页页 1 1 概概 述述 第第 4 4 页页 2 2 设计规模设计规模 第第 4 4 页页 3 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第第 4 4 页页 4 4 工艺方案设计工艺方案设计 第第 4 4 页页 5.5. 煤种及主要气化指标煤种及主要气化指标 第第 5 5 页页 6 原料煤质量要求及发生炉煤气质量原料煤质量要求及发生炉煤气质量 第第 6 6 页页 7 煤炭气化原理工艺流程煤炭气化原理工艺流程 第第 8 8 页页 8

2、 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选型 第第 9 9 页页 9 煤气站管网煤气站管网 第第 1111 页页 10 工艺布置工艺布置 第第 1111 页页 111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 第第 1111 页页 1212 加煤自动控制加煤自动控制 第第 1111 页页 1313 安全、环保及消防措施安全、环保及消防措施 第第 1212 页页 1414 电器控制设计电器控制设计 第第 1313 页页 1515 煤气站动力、水、蒸汽煤气站动力、水、蒸汽 第第 1717 页页 1616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 第第 1818 页页 1717 煤气站制造安装标准煤气站制造安装标准 第第 1818 页页 1818 工程进度表工程

3、进度表 第第 1919 页页 1919 技术、售后服务承诺技术、售后服务承诺 第第 2020 页页 2020 附表附表 第第 2121 页页 2.62.6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方案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热脱焦工艺方案 工工 程程 总总 概概 况况 煤气站规模:2 台 2.6m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 小时生产煤气能力:6000Nm3/h-8000Nm3/h 小时耗煤量约计: 1818kg/h-2424kg/h 日耗煤约计:43632kg/d-58176kg/d 灰渣量为: 1012, 软化水小时用量: 23m3/h 软化水日用量: 4872m3/d 生活及其它用水量:5m3/d 煤气站电力消耗:装机

4、容量 142kw,实用功率 96.5kw。 煤气站需配备操作员工:16 人 主厂房为四层结构,高 24.5 米 煤场占地面积:100m2(供一台煤气炉半个月用煤量) 灰场占地面积:100 m2(供一台煤气炉半个月的灰渣存放) 工程总工期 120 天,其中设备制造 60 天,基建、设备安装调试 60 天。 1 1 概述概述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您好! 首先感谢贵公司对我公司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十分愿意承接贵公司的煤气 站建设。我们保证以最优的质量,最有竞争力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为贵公司 服务。我们将会十分珍惜这一宝贵的合作机会,将本着对贵公司高度负责的态 度,恪守各项合同协议,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按

5、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设备 的制造供货及安装调试任务,并提供良好、周到和全面的技术服务,为贵公司 生产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选择我们会成为您最忠实的朋友! 2 2设计规模设计规模 2.1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根据贵公司要求根据贵公司要求, ,本工程设计为本工程设计为 2 2 台台 2.6m2.6m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工艺设计为热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工艺设计为热 脱焦工艺热煤气站。脱焦工艺热煤气站。 3 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3.13.1 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及装备。 3.2 工艺方案能充分满足产品的烧成要求及环保要求。 3.3 保证工艺的合理性及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3.4

6、 实用与节约投资相结合。 4 4 工艺方案设计工艺方案设计 4.14.1 采用 2.6m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净化系统采用热脱焦工艺。 4.24.2 本设计配备 3 台 22kw 高压鼓风机,开 2 备 1。 5 5 煤种及主要气化指标煤种及主要气化指标 5.15.1 煤种煤种 建议采用陕西神木和内蒙的,发热值 27MJ/kg 煤的烟煤。 5.25.2 主要气化指标主要气化指标 气化强度 260300kg/m2h 干煤气化率 33.5Nm3/kg 煤气低发热值 60606270kJ/Nm3 灰渣含碳率 1015 蒸气耗率 0.30.5kg/kg 煤 空气耗率 2.32.5Nm3/kg 煤 炉渣产

7、率 1118 6 6 原料煤质量要求及发生炉煤气质量原料煤质量要求及发生炉煤气质量 为保证发生炉煤气的质量要求,并满足两段炉煤气制气的工艺需要,比较适 合的煤种是不粘、弱粘结性烟煤、长焰煤、年老的褐煤。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项项 目目技技 术术 要要 求求 煤的热值 27MJ/kg(6500kcal/kg) 粒度分级不粘煤弱粘结性烟煤粒度:40-60mm 最大粒度/最小粒度 2 块煤限下率10% 含矸率2% 挥发分(干基)25% 灰分(干基)18% 全硫(干基) 2% 煤灰软化温度(ST)1250 热稳定性(RW+6)60% 抗碎强度(25mm)60% 罗加指数(R、I)20 自由膨胀系数(F、

8、S、I),2 冷煤气成份(%) COH2CO2N2CH4O2 23301015454550230.20.6 煤气质量指标 编号名 称单 位指 标 1 煤气焦油 Mg/Nm36060 7 7 煤碳气化原理及工艺流程煤碳气化原理及工艺流程 7.17.1 煤碳气化原理煤碳气化原理 基本化学反应 发生炉煤气是通过水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气化剂后流经炽热的固定燃烧床 生成的.空气中所含的氧和蒸汽与燃料中的碳反应,生成了含有 CO, CO2, H2, CH4, C2H4, N2等成分的发生炉煤气。 蒸汽与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H2O- CO + H2 当氧和碳反应时就放出热量 2C + O2- 2CO

9、一氧化碳与蒸汽反应: CO + H2O CO2 + H2 蒸汽还与 CO 反应,由于每体积 CO 转化为 CO2时,同时生成了相同体积的 H2。 在还原层,其温度低于 1200时还会出现下面的快速反映: CO2 + C 2CO 和 H2O+ C H2 + CO 当煤气通过还原带时,可燃气体含量迅速上升,而 CO2 和水蒸汽含量下降。通 过还原带后,一部分煤气被输出,流经底部旋风除尘器和风冷器,这一部分煤 气称为“底部煤气” ,其温度约 400550左右。 在干馏段,加入发生炉的煤,依次被干燥,预热和干馏,生成的蒸汽、焦 油雾和煤气,一起从发生炉顶部输出,这一部分煤气称之为“顶部煤气” ,其温

10、度在 100120左右。 7.27.2 煤气生产工艺流程简述(热脱焦工艺)煤气生产工艺流程简述(热脱焦工艺) 本工艺分为煤贮存、提升输送系统、加煤系统、制气系统、净化冷却系统。 7.2.1 煤贮存、提升输送系统 煤气站煤场筛分系统电动葫芦煤仓 7.2.27.2.2 气化系统气化系统 气化系统为常压固定床气化炉,由加煤系统、炉体及炉栅驱动系统、液压 除灰等系统组成。 7.2.2.17.2.2.1 加煤系统加煤系统 加煤采用双路双旋塞加煤阀,每两个加煤阀中间设有一个缓冲仓,加煤由 控制室内的 PLC 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设有自动、半自动、手动控制,旋塞 加煤阀由液压系统驱动。 7.2.2.27.

11、2.2.2 炉体系统炉体系统 炉体上部预热水箱和汽包连接。汽包含有水位控制器,液位计及蒸汽管路。 炉体内干馏段砌筑带有 36 组通气孔的耐火炉衬,炉体中心安装耐热不锈钢中心 管,组成内外包围的加热空间,使入炉煤同时接受来自内部中心管和外部耐火 材料两个相对方向的传热,对煤进行充分干馏。内部耐火炉衬煤气信道上部装 有可调阀门,可以调节气化段和干馏段的煤气流量,从而调节上、下段煤气的 比例。炉体下段为常压水夹套,可自产蒸汽供气化用。 7.2.2.37.2.2.3 炉栅系统炉栅系统 炉栅由耐热耐磨合金铸铁制成,安装在炉栅支座上,炉栅支座系耐磨铸钢。 气化剂通过炉栅的布风口均匀分布在炉内,进行气化反应

12、。 7.2.2.47.2.2.4 液压除灰系统液压除灰系统 炉体上对称安装有大灰犁和小灰刀,通过灰盘旋转,将灰渣犁出,落入溜灰 斗,本系统采用湿式除灰,灰盘驱动采用液压系统。 7.2.2.57.2.2.5 集中干油润滑系统 煤气炉加煤阀和灰盘传动机构的润滑采用干油多点润滑系统,润滑站能够 自动将润滑脂注入各个润滑点。 7.2.37.2.3 净化冷却系统净化冷却系统 净化冷却系统由电捕焦油器、旋风除尘器组成。主要是对煤气炉生产的粗 热煤气进行除尘、降温处理。 7.2.47.2.4 工艺流程叙述工艺流程叙述 将 4060mm 的烟煤通过提升设备提升到储煤仓,由程控的给煤设备将煤加 入到两段炉的干馏段。空气鼓风机将空气鼓入炉底,同时低压蒸汽通过混合箱 与空气混合作为气化剂与气化段 1200高温的半焦进行气化反应,生成 CO 约为 3133,H2约为 910%,CH4约为 0.40.5的可燃气体;同时利用下段煤 气的余热对干馏段的煤进行干馏,生成 CO 约为 2931,H2约为 17 19%,CH4约为 13,CnHm约为 0.20.4的可燃气体。上部产生的煤气其温 度为 100150,经过电捕焦捕灰尘和焦油和由下部气化段产生的煤气其温度大 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