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93515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慰藉 伺候伺机而动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 催眠摧枯拉朽 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 巷道街头巷尾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 晦涩诲人不倦 负隅顽抗无独有偶答案:C 解析:A.j/ji c/sb/b;B.bi/b cu/cu y/q C.z/zh hng/xing hng/hng;D.sou/sh hu/hu y/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枢纽 荧光屏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 B决窍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 C懈怠 流水账 相辅

2、相承 粗制滥造X k b 1 . c o mD庇护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答案:D 解析:A.通情达理B.诀窍 C.相辅相成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 B C D答案:C 解析:句子排序首先确定语段话题,再理清楚需要排列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

3、“关联词”“顺序词”“重复性词语”“指示代词”等词辅助排序。确定本语段话题是“衣食住行”的“衣”。由第一空横线前面的句子“为什么”,不难得出接下来的句子应该是“因为”,据此排除A、B选项。第句的内容是对第句的进步一补充说明,排除D,得出答案C4古诗文默写写。(8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

4、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 ”(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解析:(1)(2)属于直接默写题,注意(1)“长风”;(2)“翼然”;(3)从“秉烛夜谈”可看出考查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从“一束花,一抹山”可看出考查饮酒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一架琴,一卷经”得出答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

5、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猪八戒(西游记) 武松(水浒) 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答案:示例一:猪八戒优点:聪明,憨厚直率,对师父忠心耿耿。情节:猪八戒义激猴王,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后,尽力保护师父,实在无能为力时,便去花果山求师兄回去收妖,孙悟空不肯,他使用激将法,终于请回师兄。缺点:好色,贪吃贪睡。情节:四圣试禅心,八戒动凡心,被四圣用“撞天婚”戏弄,最后八戒被四圣设计用珍珠嵌汗衫捆住,吊在树上。师傅让八戒去化斋,他总会偷懒睡觉。示例二:武松优点:嫉恶如仇,知恩图报。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做到了。醉打蒋门神,为帮助恩

6、人施恩夺回快活林,将蒋门神痛打一顿。缺点:粗鲁残暴。在飞云浦因公人欲害武松,被武松杀之。在知道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赶回孟州城,在都监府,劈倒张都监家眷、仆役十多人后到鸳鸯楼上。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在楼上饮酒欢笑庆祝成功,忽然见武松上楼,顿时战战兢兢。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几个恶人变做刀下鬼。武松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示例三:米开朗琪罗优点:坚持不懈,专一。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缺点:软弱,优柔寡断。米开朗基罗被教皇

7、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解析:考查的是名著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回答问题时,主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结合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几个关键要素概括即可。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

8、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来x k b 1 . c o m答案: 国务院将4月24日设为中国航天日 理由:拟标题主要看导语,本新闻语段只有一段话,可确定导语是第一句“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这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进行整合得出新闻标题:“国务院将4月24日设为中国航天日”解析:根据新闻拟标题的答题思路,看导语,套格式“主角+事件”,不难得出答案。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x k b 1 . c

9、o m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不少于50字。(4分)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

10、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答案:(1)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升高;2014年、2015年我国国民使用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远远大于纸质媒介阅读时长;2015年国民使用数字媒介手机进行阅读的时长最长。(2)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流行,但是数字化阅读有利有弊,我们要适当地选取阅读内容。每天浏览新闻、科技、名著,和同学交谈读书心得,对我们的学习有好处;如果每天只是浏览娱乐新闻、八卦、网络小说,这就会让我们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身心的发展。来源:Z*xx*k.Com解析:(1)图表题,需要注意观察表格一的变化曲线及对应的数字变化、时间变化;柱状图需要仔细观察横纵坐标上

11、的文字,柱状图的长短及对应的项目名称。仔细观察图表不难得出答案。(2)根据材料得知数字化阅读有利有弊,可围绕数字化阅读的好处和弊端进行论述,注意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字数限制。二、现代文阅读 (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6分)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

12、,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来源:Z*xx*k.Com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

13、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

14、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w w w .x k b 1.c o m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