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93508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0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京改版八年级数学测试题第一章分式(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第十章分京改版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第十章分式式 做题时间做题时间 100100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 120120 分分 班级班级姓名姓名 一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1010 小题小题, ,每题每题 3 3 分分, ,计计 3030 分分) 1.1. 已知 x x 1 =3,则 4 2 1 x 2+ 2 3 x 的值为() A 1BCD 2.2. 分式方程的解是(). Ax=0Bx=1Cx=1D无解 3.3. 在今年抗震赈灾活动中,小明统计了自己所在的甲、乙两班的捐款情况,得到三个信息:在今年抗震赈灾活动

2、中,小明统计了自己所在的甲、乙两班的捐款情况,得到三个信息: (1 1)甲班捐款)甲班捐款 25002500 元,乙班捐款元,乙班捐款 27002700 元;元; (2 2)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多)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多 5 1 ; (3 3)甲班比乙班多)甲班比乙班多 5 5 人,设甲班有人,设甲班有 x x 人,根据以上信息列方程得(人,根据以上信息列方程得( ) AB C x 2500 (1+ 5 1 )= 5x 2700 D 4.4. 化简的结果是() A1BCa1D 题号题号一一二二三三总分总分 得分得分 5.5. 小明通常上学时走上坡路,途中平均

3、速度为 m 千米/时,放学回家时沿原路返回,通常平均速度 为 n 千米/时,则小明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千米/时. A.B.C.D. 6.6. 若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则 m 的值是() (A)或(B)或 2(C) 1 或 2(D) 1 或 7.7. 要使分式要使分式的值为的值为 0 0,则,则 x x 应该等于(应该等于( ) A4 或 1B4C1D-4 或-1 8.8. 甲乙两地相距 420 千米,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甲、乙两地行驶的长途客运车平均速度 是原来的 1.5 倍,进而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缩短了 2 小时设原来的平均速度为 x 千米/时,可 列方程为() AB CD 9.9

4、. 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A. x1B. x1C. x1D. x1 10.10. 清明节前,某班分成甲、乙两组去距离学校清明节前,某班分成甲、乙两组去距离学校 4km4km 的烈士陵园扫墓甲组步行,乙组骑自行的烈士陵园扫墓甲组步行,乙组骑自行 车,他们同时从学校出发,结果乙组比甲组早车,他们同时从学校出发,结果乙组比甲组早 20min20min 到达目的地已知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到达目的地已知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 速度的速度的 2 2 倍,设步行的速度为倍,设步行的速度为 x xkm/hkm/h,则,则 x x 满足的方程为(满足的方程为( ) A x 4 - x2 4 =20B

5、 x2 4 - x 4 =20C X 4 - x2 4 = 3 1 D x2 4 - x 4 = 3 1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9 9 小题小题, ,每题每题 4 4 分分,计,计 3636 分分) 1.1. 当 x=时,的值为零 2.2. 若若,那么,那么 为为_ 3.3. 分式,当 x=_时,值为零;当 x=_时,无意义. 4.4. 把分式中的 x、y 都扩大两倍,则分式的值_. 5.5. 若方程 3 x x -2= 3 k x 会产生增根,则 k=_. 6.6. 若若 x+x+ x 1 =2=2+ + 2 1 ,则,则 x=x=_或或_ 7.7. 某车间加工某车间加工 120120

6、个零件后个零件后,采用了新工艺采用了新工艺,工效是原来的工效是原来的 1.51.5 倍倍,这样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就这样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就 少用少用 1 1 小时,采用新工艺前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若设采用新工艺前每小时加工小时,采用新工艺前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若设采用新工艺前每小时加工 x x 个零件,个零件,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 8.8. 观察分析下列方程:观察分析下列方程:,;请利用它们所蕴含的规律,求关;请利用它们所蕴含的规律,求关于于 x x 的方程的方程(n n 为正整数)的根,你的答案是:为正整数)的根,你的答案是:_ 9.9. 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一批货物

7、准备运往某地,有甲有甲、乙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已知甲、乙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 不变,且甲、乙两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之比为不变,且甲、乙两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之比为 1 1:3 3;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 时,甲车共运了时,甲车共运了 120120 吨,若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乙车共运了吨,若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乙车共运了 180180 吨则吨则 这批货物共这批货物共_吨吨 三三解答解答题(共题(共 7 7 小题小题, ,计计 5454 分)分) 1.1. 解方程:. 2

8、. 已知,求的值 3.3. 计算: 4.4. (1)甲、乙两人同时从 A 地出发去 B 地,甲的速度是乙的 1.5 倍.已知 A、B 两地相距 27 千米, 甲到达乙地 3 小时后,乙才到达,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甲、 乙两人同时从相距 9 千米的 A、 B 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 1 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 乙在甲前面,则甲走了 18 千米后追上乙,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5.5. 娄底到长沙的距离约为 180km,小刘开着小轿车,小张开着大货车,都从娄底去长沙,小刘 比张晚出发 1 小时,最后两车同时到达长沙,已知小轿车的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 1.5 倍 (1)求小轿车和大货车的速

9、度各是多少?(列方程解答) (2)当小刘出发时,求小张离长沙还有多远? 6.6. 几个小伙伴打算去音乐厅观看演出, 他们准备用 360 元购买门票 下面是两个小伙伴的对话: 根据对话的内容,请你求出小伙伴们的人数 7.7. 小马自驾私家车从地到地,驾驶原来的燃油汽车所需油费 108 元,驾驶新购买的纯电动 车所需电费 27 元,已知每行驶 1 千米,原来的燃油汽车所需的油费比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所需 的电费多元,求新购买的纯电动汽车每行驶 1 千米所需的电费. -答题卡答题卡-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 1. 答案: D 1 1. 解释: D. 【解析】 试题分析:x-=3, x 2-1=3x x

10、2-3x=1, 原式=4-(x 2-3x)=4- = 故选 D 考点: 1.代数式求值;2.分式的混合运算 2 2. 答案: D 2 2. 解释: D. 【解析】 试题分析:方程两边都乘以(x 2-1)得: x+1-2(x-1)=4 解得:x=-1, 经检验:x=-1 是增根, 所以原方程无解. 故选 D. 考点: 解分式方程. 3 3. 答案: C 3 3. 解释: 分析:人数为未知数,有各个班的捐款总数,应根据每个班每人捐款数来列等量关系关键描 述语是: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多 等量关系为: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 (1+ )=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 解答:解:甲班每人的捐款额为:,

11、乙班每人的捐款额为: 根据(2)中所给出的信息,方程可列为:(1+ )= 故选 C 点评: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 4. 答案: B 4 4. 解释: B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故选 B 考点:分式乘除法 5 5. 答案: C 5 5. 解释: C 【解析】由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可设路程为 s,上坡时间为,返回时间为,总时间 为+=,平均速度为 2s=. 6 6. 答案: D 6 6. 解释: D 【解析】 试题分析: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所以应先确定增根的可能值, 让最简公分母 x(x+1)=0,得到 x=0 或,然后代入化为整式方程

12、的方程算出 m 的值: 方程两边都乘 x(x+1) ,得. 原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 x(x+1)=0,解得 x=0 或. 当 x=0 时,m=;当 x=时,m=1. 故选 D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7 7. 答案: C 7 7. 解释: 分析:分式的值为 0 的条件是: (1)分子为 0; (2)分母不为 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 可据此可以列方程组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 解得 x=1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 0 的条件由于该类型的题易忽略分母不为 0 这个条件,所以常 以这个知识点来命题 8 8. 答案: B 8 8. 解释: B 【解析】 试题分析

13、:设原来的平均速度为 x 千米/时, 由题意得, 故选 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9 9. 答案: A 9 9. 解释: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式分母不为 0 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故选 A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1010. 答案: C 1010. 解释: 分析:首先表示出骑自行车速度为 2xkm/h,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表示出去距离学校 4km 的烈 士陵园扫墓步行所用的时间与骑自行车所用时间,根据时间相差 20min 可得方程 解答:解:20min= h, 步行的速度为 x km/h,则骑自行车速度为 2xkm/h,由题意得: -= , 故选 C 点评

14、: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弄懂题意,表示出步行所用时间与 骑自行车所用时间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 1. 答案: x=-1. 1 1. 解释: x=-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 0,分母不等于 0 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x|-1=0 且 x 2+2x-30, 由|x|-1=0 得:x=1 或 x=-1 由 x 2+2x-30 知 x-3 或 x1 故 x=-1. 考点: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 2. 答案: = 故答案为 2 2. 解释: 分析:由已知的分式可知:3(x-2y)=2(3y-x) ,即 5x=12y,可得 的值

15、 解答:解:由, 得 3(x-2y)=2(3y-x) ,即 5x=12y, 故 = 故答案为 点评:在分式中,无论进行何种运算,如果要不改变分式的值,则所做变化必须遵循分式基本 性质的要求 3 3. 答案: 6-2 3 3. 解释: 6-2 【解析】分式的值为 0,则分子为 0,分母不是 0,所以 x-6=0,x=6;分母为 0,则分式无意义, 则 x+2=0,得 x=-2. 4 4. 答案: 不变 4 4. 解释: 不变 【解析】分式的基本性质,中的 x、y 都扩大两倍,得到=. 5 5. 答案: 3 5 5. 解释: 3 【解析】增根就是使分母为 0 的解,所以增根为 3,增根是去分母后整式方程的解,不是原分式 方程的解,应代入去分母后的方程,x-2(x-3)=k,得 k=3. 6 6. 答案: 2; 6 6. 解释: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 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 方程的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