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77869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 溶解度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次课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1 溶解度曲线讲解。2 溶解度曲线相关例题的讲解。【精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

2、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例题(98年广西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 降低到t1 ,只有Z无晶体析出 (B) t1 时,用l00

3、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y(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D)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 解析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选择题,它综合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物质的提纯及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溶解度曲线图并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A)从曲线图可知,只有Z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降低温度时,X、Y的饱和溶液均有晶体析出,而Z没有。(B)在t1 时,X、Y、Z的溶解度分别为Sx、Sy、Sz,如需配制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其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x,不是Sy。(

4、C)当X中混有少量Y时,由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显著的改变,而Y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基本上不变,故可用结晶法提纯X。(D)在t2 时,X、Y、Z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SxSySz,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是XYZ.综合上述,不正确的说法是(B)。2:例题讲解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目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溶解度的意义例1 (2011嘉兴)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

5、体消失。则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析:由题意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时符合的图像只有选项C。答案:C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例2 (2011四川省眉山市)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 (填物质序号)。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上

6、两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即t1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20克,在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所以只能形成60克溶液。(3)在t2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靠上的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以应是:cba。答案:(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b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一些问题,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清楚交点的意义。三、判断晶体的析出例3 (2011河北)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

7、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析: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答案:C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的形式基本相同。例4 (2011江苏省南通市)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8、,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解析:A选项中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是正确的;B选项中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是正确的;C选项中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是正确的;D选项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特点,物质W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相

9、关知识,本题的亮点是一种物质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解答本题要明确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四、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例5 (2011盐城)如图5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解析: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所以只有C

10、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看出由t2降温到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溶质B,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的方法。答案:D点评:本题结合溶解度曲线考查溶解度、饱和溶液、结晶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溶解度曲线认真分析,牢固掌握溶解度的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结晶的定义和结晶出的质量与单位饱和溶液质量的关系,特别注意C类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应该采用升高温度。五、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例6 (2011河南省)如图6是甲、乙两种固

11、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人干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解析: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溶解度时,必须限定温度,所以A不对;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C不对;1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应小于乙的质量。答案:B点评: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和溶液的分类、溶质质量分数等问题。 例7 (2011江苏泰州)如图7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小,故A、B错误;A的溶解度比B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量A一定大于B,故D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图中所示的温度,溶解度曲线的趋势、交点是解题的关键。有关溶解度曲线的综合题在试题设计上,常将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结晶的方法、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溶质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等核心知识与溶解度曲线结合起来,突出命题的能力立意,这类试题仍将是中考命题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