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736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一项创新,是在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市场发展及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应运 而生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自 1996 年我国第一家土地收 购 储 备 机构在上海 诞 生以来,华 夏大地已有 2000 多个市、 县 相 继 建 立起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我市于 2001 年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开始了全面的土地储备工作。几年的运作已显现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按照皖国土资函20091478 号文件要求,我市立即对辖区内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现

2、状综述随着“双百 ”城市建设 的深入和老城改造步伐的加快,特 别是实行净地出让政策,中心承担了宜城板块土地收储和前期开发工作,承担了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的前期工作,而且任务日益艰巨。中心围绕“五个服务、三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在 “服务”和“ 突破” 的巩固提升上下功夫。2006-2008 年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共收储土地总面积 958.01 公顷(其中依法收回 11.8 公顷,收购 547.53 公顷,办理农转用和征收 398.6 公顷),开发整理土地 87.91 公顷。共支付土地价款和拆迁补偿费 13.8577 亿元,土地收益基金 4304.37 万元。土地储备资金总计为 24.9128 亿元,共

3、支出 24.0103 亿元,共结余 2.6609 亿元。截止 2009 年 7 月 31 日,中心借款余额 83290 万元(其中商业银行贷款余额 64300 万元,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8990 万元)。实现了一级开发整理的突破、融资和资金运作上的突破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上的突破,实现了净地出让的目标。截止目前已经储备 4100 余亩土地,规划储备 3456.57 亩。(一)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我市 2001 年成立土地收储中心后,前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 年实现收益 1.5 亿元,为土地储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市发展,百平方公里和百万人口建设目标

4、提出,对土地储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管理体制调整后,目的很明确,要求很明确,任务也很明确,那就是要求中心在经营城市土地上下功夫,在城市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当时,我们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压力很大。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党组对中心的工作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分析,首先是从思想、思路上着手,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上下功夫。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先到省内第一方阵的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四市的国土局和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进行学习考察,掌握情况,做到学有目标,干有方向。然后又到山东的临沂、泰安等城市学习,把先进的经验学到家,借鉴运用。再到北京、武汉等市考察,带着问题学。其次是摸清底数。在中心内部主要

5、是摸清 5 年来的工作情况,土地收储情况,储备资金以及贷款情况等,可以说是做到心中有数,情况清楚,数据准确。第三是理清工作思路。在广泛调研和摸准情况的基础上,党组在中心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集思广益,对中心工作提出了“五个服务” ,“三个突破 ”的工作思路,即为城市建设服务;为工业强市服务;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服务;为招商引资服务;为增加财政收益服务。要在地块综合开发上取得突破;在组织拆迁和地块净地出让上取得突破;在土地出让收入和净收益上取得突破。可以说近年中心的工作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大胆的探索,没有大胆的实践,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也不可能较好完成工

6、作目标和任务。(二)运作主体呈现“一个口子进出”的局面我市于 2001 年 9 月成立了市土地收 购储备 中心,开始了我市土地收 购 储备 的尝试。起初几年只收 购改制企 业、“退二进三”企业的国有划拨用地,储备土地仅出让规划用途为商业、居住性质的 经营 性用地。 在2006 年 10 月之前隶属于国土局。2006 年 10 月,市委、市政府调整了土地收储中心管理体制,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编制 25 人,现有工作人员 20 人,内设 6 个职能科室(办公室、收储一、二、三科、监察室、财务科),组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领导职数一正三副和纪检组长,成立了党组。中心同时也作为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的

7、办公室。 这 以后,中心 开始新增建设用地的收储、出让土地的收购和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尝试储备土地的一级开发整理、发挥收储融资平台作用,并将市开发区、大桥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土地招拍挂出让工作纳入统一运作,按照土地储备实行 统 一 储备 、统 一供 应 的原 则 ,储备 土地完成前期开 发 整理后 ,纳入 市 区 土 地 供 应 计 划 ,由 市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部 门 统 一 组 织 供 地。目前在土地供应环节基本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使中心在经营城市土地和城市建设上有了更大舞台。(三)运作方式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我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在学习借鉴杭州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安

8、庆市土地收购储备试行办法和安庆市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管理办法也是参考杭州市的土地储备办法结合我市 实际 制定分 别 于 2001 年、2003 年 颁 布施行的。随着 安徽 省 国有土地储备办法、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三部委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相继出台,我市在总结前期土地储备实践的基础上对上述我市两办法进行了修改,以政府令的形式于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颁布施行安庆市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市土地储备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我市土地储备的管理模式是:市政府设立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土地储备工作,市国土资源局

9、负责土地储备的管理工作,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市政府直属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作为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统一承担市区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储备工作;土地储备的运作环节是:制定年度土地储备计划,通过收回、收购、优先购买和土地征收等方式实施土地储备。2007 年元月份开始,中心对储备土地进行必要的前期开发、管护和临时利用,待达到“净地”出让条件后交由市国土资源局向社会供应土地。2006-2008 年期间,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共收储土地总面积 958.01 公顷,开发整理土地 87.91 公顷。(四)储备资金的来源主要通过融资完成实施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机构的储备资金本应主要来源于财政。由于我市财政体制的特

10、殊性及财力有限,市财政注入的土地储备资金很少,开始时注册资金仅为 4230.53 万元。从储备土地供应后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的资金须有一个周期。因此,在面临储备土地需要大量资金运作的情况下,我市土地储备运行之初主要依靠贷款作为运行资金,目前主要依靠下列途径来筹集资金和完成资金的运转:一是发挥收储融资平台作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担保贷款( 主 要 用 土 地 证 进 行抵 押 贷 款 ),储 备 土 地 出 让 后 再 还 本 付 息 ;二是通过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2007 年至 2009 年共吸纳社会资本 9.56 亿元;三是借助区、县财政资金先期垫

11、付,并利用其特有的行政力量,实施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达到“净地” 出让条件,出让后再结算。2006-2008 年期间,共支付土地价款和拆迁补偿费 13.8577 亿元,土地收益基金 4304.37 万元。土地储备资金总计为 24.9128 亿元,共支出 24.0103 亿元,共结余 2.6609 亿元。截止 2009 年 7 月 31 日,中心借款余额 83290 万元(其中商业银行贷款余额 64300 万元,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8990 万元)。(五)全面落实土地收储和一级开发整理制度,着力推进机制创新我市自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以来,为优化土地配置资源,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从源头上

12、防止土地出让领域腐败行为的发生,一直在努力健全土地统一的“收、储、供 ”机制。一是坚持依法合规收购、收回土地。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土部、财政部、人民银行三家发布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以及安徽省土地储备办法、安庆市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按照土地收购储备的政策、程序和要求办事,规范操作,透明公开。具体操作流程为:土地所有权人对其土地提出收购或收回申请,中心根据申请进行实地调查和审核,并会同有关部门委托两家评估机构进行土地收购补偿费用的测算评估,取两家评估结果的平均值;中心根据土地调查、收购费用测算结果提出土地收购的具体方案,拟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收购方案,经由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房地

13、产、财政、监察等部门和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参加的土地收储业务会审小组会审同意后,提交中心主任办公会研究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二是不断规范土地一级开发整理的操作程序。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的地块;其次是进行摸底测算、论证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再次是根据政府批准的方案发布土地一级整理招标、招商公告;最后,根据招标、招商结果经过公开程序确定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单位。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政府与土地受让人正式移交土地。三是充分发挥土地收储业务会审小组的作用。每宗地收购方案、地块一级开发整理实施方案等都要经会审小组审核,从制度上规范土地收储行为,确保了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二、运行绩效评

14、析土地储备的实践过程,即是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过程。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是土地供应方式的变革和土地供应制度的完善,是土地制度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实施土地储备有利于政府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规范土地交易市场,避免“暗箱操作” ,使土地市场在公正、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有利于杜绝土地非法炒卖和私下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加快企业改制,促进企业改制的前期方案落实。我市经过八年的努力和实践,土地储备的基本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土地储备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待改进的问题。(一)我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的成效一是增强了市

15、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市政府可以通过土地的收购、收回和征收等手段,掌握一定数量的实物土地,牢牢把握土地出让的主动权,从而能根据我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及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地适时适量供应土地,有效调控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逐步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土地一级市场。 二是促进了我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储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购、收回、置换等方式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闲土地,企业因破产、撤消、搬迁腾出的土地,旧城改造的土地进行重新开发和利用,使许多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并通过征收方式,把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与有计划地利用新增建设用地相结合,协调二者

16、的矛盾,有利于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征收农业用地、粗放式用地模式,从而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三是加快了我市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改革和退城进园工作。企事业改革改制以及破产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盘活企事业的存量土地资产。通过土地储备,一方面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和企事业改革的需要做出统一计划和整体安排,在土地收购储备体系中进行土地和资金平衡,为企事业 改制提供 资 金 ,加大了 对 企事 业 改制和 摆 脱困境的支持力度,保 证 了企业 退城 进 郊、退城 进 园 ;另一方面,由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统一进行规范操作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土地补偿费不能及时到位的风险,维护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四是保证了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过去由于土地分散在各企业单位手中,企业自行招商、存量土地分散进入市场,市政府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土地开发的散、乱、差状况长期困扰着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土地储备制度建立以后,由于掌握了城市土地的收购权和供应权,市政府可以按照规划的要求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