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633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关于投资驱动力的问题过去人们常说,拉动经济的主要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改革开放以来前20多年,我们主要发挥了投资与出口这两匹“马”的作用。后来环境与条件变了,我们适时地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发挥消费这匹“马”的作用,即扩大内需。那么,我们今天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问题,是不是与这个方针不一致了呢?其实两者是不矛盾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两者还是密切关联的。突出消费的动力,并不等于轻视甚至忽视投资的动力,就像“内需拉动”并不等于不要世界市场一样。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其一,国际经验表明,从中等收入水平

2、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迈进的阶段,投资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查了美国、日本、韩国的资料,这些国家在处于我们今天这个发展水平和阶段的时候,投资增速都在10%以上。倒是掉到“中等收入陷阱” 里面的一些国家,特别是拉美的一些国家,在人均 GDP 水平约3000美元后,就出现了投资锐减的问题,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从我们自己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后的30年,浙江的投资增速年均在20%以上,只有这样的投资规模,才赢来了年均10%以上的 GDP 高速增长。近几年,我们的投资规模下来了一些,相应地,发展速度也下来了一些。这里面当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有些未必是负面的,比如有的

3、时候速度适当放慢一点是有好处的,但它至少说明了投资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其二,消费的驱动,最后也是要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所谓的启动内需,就是指通过市场的振兴来拉动企业的生产,内需旺了,企业产品有销路了,甚至供不应求了,企业肯定要扩大再生产,那就必须有新的投资。这里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消费与投资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的;二是消费对投资具有引导作用。关于对“有效投资” 的再认识有效投资,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效益的投资。但我们今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个简单论述的层面上,我们还得再深入地问一句:我们指的是什么效益。过去我们一般认为:产出大于投入,那就是有效益。这句话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在实践中还是有问题的

4、,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企业家只要把钱往银行一存就行了,因为利息+本金肯定大于本金。所以说,这个定律从抽象上来说是正确的,但从具体的角度来说,还是有一些限制性因素的,比如要考虑利率的高低,要考虑物价上涨的指数。那么,即使把所有的成本都除去了,还是有收益,或者还有不菲的收益,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有效投资” 了呢?如果说过去我们的确是这样认识的话,后来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我们开始比较注意这种收益的“外部性”了。那种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收益再高,我们也不准它投资,不让它办;已经办的,要么改进,要么关门。还有高物耗、高成本的,也要把它管得严一点。我们在计算收益时,不能只用产出做分子、投入

5、做分母,两者一除,就得出结论。那不是科学发展观。我们还要用物耗来作分母。一家企业创造了100万元的 GDP,但占用了比别人多得多的能源、原材料等,或者占用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那从全社会的层面来看,就很难说是高效益的,这个 GDP 是高成本的,是不可持续的。这个理念,是这些年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形成共识的。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应该说我们的认识又深了一步。因为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其中包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们企业的档次低,生产的多是一些低档产品,效益极低;二是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我们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赚

6、的只是一些加工费,制造业里的企业家和工人干得很苦,但大钱都给搞研发的或者掌握营销渠道的人赚了。如果现在还是投资这些低端产业和产品,还是搞一些低附加值的东西,尽管也有产出,但我们已经不太认可它属于有效投资了。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它的科技含量和创意,看它处于产业链的高端还是低端,看它对优化产业结构有没有作用。当然,保持一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有必要的,但要看它的产品的市场需求,看它对吸引就业的作用等。而且从整体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个转型升级的问题,有个提高附加值的问题。就全省的产业布局而言,今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应该是越来越低的。关于投资主体的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为了

7、应对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直接充当了投资主体的角色。这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经济学界对此有争议,但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而紧急,一时也没有其它更合适的应对之策,且加大政府对经济的投入力度也是当时各国应对危机的通行做法。同时,这4万亿中,相当一部分投资也是进入了基础设施项目,比如高铁等,这也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无非是“适度超前”了。但经济学界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就是当危机缓和后,政府不能再扮演投资主体的角色,要尽量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政府的投资,既有防止经济滑坡的效应,同时也存在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前者是显性的,大家看得比较清楚;而后者往往是隐性的,不

8、容易看清楚,所以容易被忽略。这种挤出效应,有两个观察的视角。一是从项目上来看,比如政府投资搞一条公路了,民资就进不来了;二是从贷款上来看,政府投资的项目,银行比较放心,所以敢于放贷,而贷款指标就这么一些,政府项目拿走了,中小企业就拿不到了。另外,政府投入会拉动社会投资,当全社会投资剧烈膨胀时,就会影响到货币的发行量,容易为通胀埋下隐患。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对这个问题,现在中央政府看得比较清楚,但一些地方政府却未必有明确的认识。不少地方政府还是有投资冲动的,这既源自前30年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所尝到的甜头,也源于地方政府对 GDP 和税收的追求。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些变化了。一个变化是政府职能的定

9、位。政府意识到自己的职责除了发展经济,还有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生等责任。这样一来,政府的资源就要重新进行科学分配了,政府要承担教育、医保、社保、文化事业发展等责任。但政府就这么点收入,一大半要用于“吃饭”和民生保障,就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第二个变化是,中央政府实施房地产调控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为减少,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大把的钱往开发区里砸。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虽然仍有冲动,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已经很难再成为投资的主体了。所以,今后投资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关于资本流动的规律许多人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七节引

10、用的一段注释印象深刻:“季刊评论员说,资本会逃避动乱和纷争,是胆怯的。这当然是真的,却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资本的逐利性是与生俱来的。今天我们研究如何吸引投资,还是必须认识到资本的这个特性。资本投到哪里,首先看的是哪里有利润、哪里的利润大。我们过去常说的“优惠政策”,其实质就是政府让利给资本,比如“三免两减半”

11、。再加上过去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资本能够从政府那里多拿一点,又从劳动者那里多拿一点,利润就丰厚了,它就活跃起来,来投资了。现在的情况有些变化,政府的优惠政策边际效益在递减,因为到处都搞“特殊政策”,就无所谓特殊了。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三明治现象”:政府那一头,可让渡的部分少了;劳动力这一头,也要拿走比以往多的部分;这样,夹在中间的资本,它的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于是,资本就要跑了,跑到相对效益更高的地方去。比如说,跑到西部去,那里的土地便宜,劳动力成本低,环保压力小,政府更热情。所以,东部地区现在就面临着一个资本流失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应该怎么办?既然资本

12、具有与生俱来的逐利性。所以我们研究资本,就必须从利润着手,因为利润越高,把资本吸引来的可能性就越大。什么是利润呢?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公式,就是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对其中的两个变量,就是收入和成本分别进行研究。第一点,当收入不变(就是产品总量与单价都不变)时,决定利润大小的因素就是成本。这个成本中,包括劳动力成本,还包括其它成本,比如物流成本。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同时,物流成本的优势并没有丧失,而且有些地方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一吨煤、一吨钢,运到西部,或者一吨产品从西部运到沿海出口,它的物流成本能差许多倍。成本中还包括企业的经营成本,

13、这既取决于企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也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与廉洁程度,在这两个问题上,东部先发地区应该具有相对优势。所以,分析成本的变化,要看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还要看物流成本、经营成本等,不是说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可逆转地上升后,东部沿海地区就不再具有成本优势了。对这个问题要作全面的分析。我们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努力降低除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之外的其它成本,包括提高政府效率,在要素成本之外,努力在制度上形成新的成本优势。第二点,当成本为不变值时,利润就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利润越大。把收入做高,传统的思路是两条,一是把产量做上去,二是把单价抬上去。但是现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竞争都很激烈

14、,特别是一般性的产品,企业把量做上去了,未必能卖掉,甚至出现量增价跌的情况;若提高单价,客户就转向企业的其它竞争对手了。所以,这两个方法都不现实。那怎么办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近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词:高附加值。关于投资的质量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投资的数量,觉得一粒种子撒下去,一定会有东西长出来。现在我们知道了,种地一定要选种,选好了,收益就高;选得不好,收益低不说,还有可能亏本。我们常说要“转型升级”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在短缺经济时,不管地里种出来什么东西,拿到市场上就被一抢而空。现在不行了,市场上的东西,总体是供大于求,产品质量如果不高

15、、品种不新,就卖不动了。短缺经济条件下, “萝卜快了不洗泥”,产业和产品的档次必然是低的。而在剩余经济的条件下,拼的就不是数量了,而是质量与品种了,这就促使我们加快转型升级,否则企业就可能倒闭,地方经济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一个产品,质量好、品种新,功能别致,最典型的就是苹果手机,它为什么有市场竞争力呢?就是因为它里面包含了技术与创意。我们所说的高附加值,主要就来自这两个方面。所以说,技术性投资和创意性投资,是我们转型升级所必须追求的目标。我们今天说的有效投资,如果相对于过去“钱就是有效投资”和“ 无污染低能耗就是有效投资 ”的理念来说,更进了一步,就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这是一个投资质量的问

16、题,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世界银行一个研究报告认为,新兴国家从起飞阶段到完成赶超的阶段,从大的方面来说,要经过两次转型。一次是从低效率的农业向高效率的工业转型。这个转型,至少在我们浙江,可以说完成得相当不错了,我们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后期的阶段;第二次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制造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这个转型,我们正在亲身经历,也正在亲眼见证。大家都知道“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能不能完成第二次转型,直接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到中华民族能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所以,对它的意义,我们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我们在基层调研时,有的基层干部对我们说:“地方政府培育一个产业不容易,要保护,为什么一定要我们转型呢?”这反映了不少人在这一问题上仍然有一些糊涂认识。不痛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今后的路真的有可能越走越窄。必须转变的几个观念我们对“有效投资” 的内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就必须据此调整发展思路,特别是要调整政府吸引投资的一些基本观念。关于吸引投资的首要目的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的 GDP 增速确实有所放缓,包括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