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628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行评“回头看”前阶段工作总结竹山县国税局民主行风评议“回头看 ”活动开展以来,在上 级主管部门和县行评办的正确领导下,竹山国税局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民主评议行风“ 回头看” 活动 中,按照 “为民、务实、清廉” 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 的方针 ,紧张有序、扎 实有效地开展了行评“ 回头看” 工作。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 汇报如下:一、精心组织,真抓实干,认真做好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一)全面发动,统一了干部的思想认识。我们及时召开了全县国税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 动员大会, 传达贯彻了各级行评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了行评各阶段工作。要求全体干革命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2、代表” 的重要思想, 坚决克服“比上比足、比下有余” 的骄傲情绪,克服“已经评过,没有必要再评”的厌烦情绪,克服“ 怕得罪人、怕误工作、怕暴露 问题” 的畏难情绪,切实把行评“ 回头看”工作落到 实处。7 月 16 日,再一次召开了全系统行评“回 头看” 自查 自纠动员会,进一步 对行评“回头看”工作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二)构建网络,增强了行评工作的合力。为使行评工作有序进行,我们成立了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 工作 领导小组和行评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调查督导组、宣传报道组、综合组三个专班,做到有专班、有专人、有专室、有专栏、有专用电话等“ 六有”。同时,结合国税工作实际,制定了竹山县

3、国税局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2工作实施方案保证了日常工作有人管,具体事务有人办,违法乱纪有人查,建章立制有人抓。(三)大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行评氛围。坚持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在对内宣传上,一是召开了动员大会,二是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了“回头看 ”实施方案,三是开 办了学习园地和专栏,四是在内部网站上设置了行评“回头看” 工作 专栏;行评开展以来在对外宣传上,一是向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让纳税人了解我们行风评议“ 回头 看” 的主要内容,以利于 纳税人参与 举报和监督,二是对外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欢迎全社会和广大纳税人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举办行评宣传专栏 2 期,市、县报纸刊登信息 4

4、 条,广泛宣传,大造舆论,促使行评“回头看”工作形成良好氛围。 二、联系实际,肃清问题,开展好自查自纠工作。为了保证查找问题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客观性,紧紧联系实际,围绕三查三看:一是查整改情况,看 2010 年查摆问题是否全部整改到位,有无反弹情况;二是查制度落实是否严格,看去年在行评期间所建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三是查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看当前还存在哪些损害纳税人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积极在系统内外开展“ 五评 ”活动。一是自我剖析,开展内评。机关各股室、各分局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及行风现状,围绕着三查三看,认真展开自查剖析,共组织上报自查剖析材料 16 份,个人自查自纠表 170 份,自查面达到

5、100%。通过内评,查出了服务质量不优,态度较差;工作飘浮,业务不精,服务本领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强化教育,狠抓整3改,提高素质;开展“五个一” 学习评选“学习之星”,表彰先进;通过学习、评比,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大为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行业风气根本好转。二是精心组织,抓好助评。拓宽监督渠道,构建社会监督网络,向社会聘请行风监督员 6 名,特邀监察员 6 名,设立 4 个举报箱,公开 2 部举报电话。全系统先后组织召开纳税人座谈会 3 次,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表 120 份。三是上下联动,开展互评。我们以召开干部职工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在股室、分局之间,党员、团员之间开展互

6、评。通过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关对基层的服务不到位,对此,我们制定完善了单位工作制度,加强了机关管理,提高了机关服务质量。四是集思广益,请进来外评。我们在 7 月 20 日组织召开了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纳税人之家授牌仪式暨纳税服务恳谈会。请有县政协主席刘声齐,县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方孝春,工商联主席陈建林以及十位企业法人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收集意见和建议4 条, 现场解答处理问题 2 条,还有 2 条待请示上级部门,将及时给予答复。五是开诚布公,走出去评。班子成员先后 5 人次深入联系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访民情、查民意、献爱心,倾听纳税人和基层干群呼声;检查督导组深入征管一线走访纳税人

7、 50 余户,现场解答处理问题 10 多个。 三、以查促纠,加强整改,把整改贯穿始终。4我们按照查改结合、纠建并举的原则,通过外查、内查,收集、整理意见,查出国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 4 条:其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对行评“ 回头看” 工作认识不高;其二是仍有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服务质量不优;其三是存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其四是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后,对临界点左右的纳税人是否征税的尺度难以把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症下药,采取了下列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税收政策宣传上,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税收政策、办税公示栏,重点对纳税人关心的税收政策,定税情况,停歇业情况,注销税务登记情况

8、进行了公示和宣传。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行评“回头看 ”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服务力度。更新了微机设备,整合了办税窗口,健全了窗口功能,全面推行了全能“一窗式” 服 务,将原办税服务大厅内 5 个办税窗口扩展为能够办理所有办税事项的 9 个全功能窗口,使纳税人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所有涉税事项,节省了纳税人时间。并且我们将推行“一站式 ”办税、实行“一户式”管理、倡导“ 一次式”稽查、力争“ 一网式” 完成为主要内容“五个一”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全县广大纳税人办税需求。三是加强作风建设。针对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的问题,我们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实行“五制

9、” 即失误否决制、失 误警诫制、失误问责制、工作奖励制和通报会审制。对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引起纳税人投诉的,我们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地批评教育,严 格做到受理一件,查处一件、教育一片。5四是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我们组织了全县税收执法检查,对 稽查案件、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同 时组织专班对所有发票收费行为进行了全面检查,停止收取发票领购簿工本费,降低了商业零售发票、收款收据、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领购价格。对应退未退税款,影响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问题,我 们一方面及时向县委、政府汇好报,争取县委、县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做好纳税人的宣传解

10、释工作。五是加大公开办税的力度。针对纳税人反映的税负不公等问题,我 们及时召开了纳税人代表座谈会,结合新行政许可法、 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等税收法律、法规,采取集体民主评议定税,推行了个体税收“三三 ”制管理与个体电子定税 软件的有机结合起来,实 行了电子定税,公平、公正了个体税负;同时,为进一步增强个体定税的透明度,发放了定税公示卡 3369 份,对全县 315 户起征点以上的个体纳税户和 3054 户起征点以下的个体纳税户进行了定税公示。六是进一步明确执法责任。我们针对部分工作执法责任不清的实际, 执行政策不到位问题,制定了人盯人、人盯户、人盯片的专管员管户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明确到各管理分

11、局和每个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从严追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执法责任。四、档案管理,突出了特色。行评“回头看 ”活动伊始,我们就安排了专人负责行评档案管理工作。健全了行评档案,共收集整理6出行评“回 头看” 资料 6 卷,图片 30 余幅;在 规范纸质档案的同时,建立了电子档案,开通了内部网站行评“回头看” 工作专栏,设有制度建设、行风之声、行风交流、图片资料、综合成效 5 个栏目。 五、再接再厉,再加措施,不断巩固行评成果。一、坚持以真诚的态度的纳谏。对内将组织一次全系统民主生活会,对县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在工作中存在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限期整改。对

12、外抓紧执行新型专管员专户制度,对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实行人盯人、人盯户、人盯片专管员管户制度,真正解决“ 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二、坚持以求真的态度整改。继续坚持 “事不过三”、 “四个不放过” 、“五通报” 措施, 严 格执行县局党组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若干决定, 认真落实办税服务中失误否决制、失误警诫制、失误问责制。此外在全系统开展“五比五看五帮 ”活动,通 过比学习,看谁素质最过硬;比思想,看谁观念最先进;比作风,看谁工作最扎实;比廉政,看谁自律最严格;比贡献,看谁业绩最突出,同时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生活上、服务上五方面帮助,从而推动国税系统行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三、坚持以务实的精神建制。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今年我们先后制定了业务重组办法、 一户式管理办法、 专管员管户制度等 20 余部制度办法,目前将继续加强完善有关制度,让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促使国税行风建设得到长期发展。7二 OO 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