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49387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8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校际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考试 语文 201811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 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

2、、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 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 安排,无所不至。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进行 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 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 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 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 山阳、竹添光鸿等

3、。文章评点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要言不烦,见解新颖独到, 给人启发;二是能指导写作,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 实用功能。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 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 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文 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 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这样 一来,

4、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 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 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 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 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 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这需要学界同人齐心协力,长期努力,才 能最终完成。 (摘编白余祖坤略谈古代文章评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5、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代以来研究经史的文人对文章评点很不重视,对其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深远。 B古代文章评点普遍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并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 C古代文章评点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是能帮助读书人提高应对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D编制出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目录,是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当务之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古代文章评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由此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的主张。 B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响巨大。 C文中阐述了古代文章评点存在的多样方式,旨在强

6、调开展文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D文本先指出古代文章评点的内涵,接着分析其流行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文献调查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要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价值,就必须消除对它的各种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考察。 B如果不能被读者所接受,古代文章评点就不可能会流传广泛并对一些外国文化产生影响。 C只要不局限于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D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可见文章评点的流行能使文人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湖

7、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 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县古田,有了诗性的润泽。 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 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 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淼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 宋宁宗庆元二年,韩侂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伪学” ,进而列“逆党”名 单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伪学”有牵连的人进行打压。原来与朱熹交游的

8、朋友和 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党迫害,为避“伪 学”和“党禁”之难,应古田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 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这样 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透几百年的时,我们看到, 当年那个年迈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讲学,为书院前 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 在古田期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

9、内的螺峰、谈书、魁 龙等多个书院,巡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 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 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行走, 在绝望里坚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也正是支 撑生命前行的力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 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久,朱熹为亭题匾日“溪山第一” 。溪山书院于明嘉靖年间圮于水,崇 祯年间按原貌重建。上世纪 50 年代

10、,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湖底。没于湖底的,当 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这溢满书香的湖底,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县城的建筑可以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 体。 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念和 对朱熹的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 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 了大约 100 名进士。 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书院 不时会举办

11、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刻。 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屏湖的柔媚与诗意,引出下文将要 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 B第段引用朱熹为溪山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写出了朱子在孤绝 之境中陶然自乐的达观情怀。 C文章写上世纪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库淹没书院,与现在新建溪山书院形成鲜明对比,也暗含 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 D朱熹的门人及士子大都对理学有着坚定信念,他们缅怀朱

12、子的功绩,继承朱子的事业,使古 田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5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5 分) 6文章写湖底的书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 4 月 23 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 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2006 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 阅读” ,并会同中宣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 。经过不懈努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微信“朋友圈”

13、中的读书人多了,报刊媒体上倡导全民阅读的声音响了,各种 荐书书目看不过来了,众多民间图书馆、绘本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 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 24 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 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2019 年 4 月 18 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进一 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络在线阅读接触率 注 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历年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 (摘编自 2019

14、 年 4 月199it中文互联数据资讯中心) 注接触率:一个人或家庭在一特定时间内接触某一媒体的次数。 材料三: 亚马逊中国发布“2019 全民阅读报告” 。从阅读报告整体来看,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 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 超 10 本,并且 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 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 后和 00 后对于 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 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友“一

15、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 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 人民的名义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 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带火诗词类图书。 (摘编自 2019 年 4 月techweb) 材料四: 古有鱼传尺素,今有图书漂流。而当图书漂流遇到高铁,旅行的你会跟哪一缕书香邂逅?“鱼 书计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 “鱼书”二字出自中国古代典故“鱼传尺素” 。意味着书信的传递。 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旅客,可在候车厅的自助式图书漂流点鱼书漂流站上选取想要阅读的书 籍,并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车票信息注册个人信息,扫描图书编码之后,即可将图书借走。此 外,读者可以通过扫描

16、漂书上的官方二维码,进入漂书讨论区,与来自不同城市的漂书人一起分 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参与实时书评互动,让图书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漂流起来。 (摘编自 2019 年 4 月长沙晚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后,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 ,并 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 。 B分析各类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我国成年国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近连续三年超过络在线阅读 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C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与络在线阅读接触率 2009 年的差距最小,2019 年的差距 最大。 D数字阅读时代,年轻人成为电子阅读的生力军,他们大多愿意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 内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只有在国家层面出台鼓励全民阅读的相关政策、措施,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 B相较于其他数字化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