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74478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关键词:物理思想 人文精神 物理教学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问题甚至灾难,只有依靠人文精神才能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为社会服务。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 “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科学与人文的主要关系即如此。 ”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将带来的弊端是:科学技术将不是造福人类而是带来危害;科学发展将不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

2、谐发展,而是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脱离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不利于高素质人的培养,会出现有知识而无文化的现象。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物理学具有双重功能, 物理学既是科学,也是文化。物理学不仅有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功能,而且有社会教育和思想文化功能。物理学中有一套最全面最有效的科学方法,实践证明,把这套方法运用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都是卓有成效的。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物理课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1 结合教材在教学中以人为本“授人以渔” 。(人文精神的根本体现) 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人来培养,就要求将科学教育与

3、人文教育的交融和结合贯串到所有课程教学中去。是“灌输知识”,还是“点燃火种”?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把学生头脑作为容器,一味“灌输知识”,而不是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火种,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原本应在教育中起到开启心智、陶冶性情的作用。 如果获取知识仅基于实用、求职、甚至功利的目的,那么就会失去知识的内涵和魅力,造成一些学生对所学课程毫无兴趣,不想学。甚至变为一堆苦燥无味的公式,成为获取高分的手段,培养出“有知识无文化”的人。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对重大发现(或发明)过程的介绍,向学生传播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分析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有终身学

4、习的能力,能适应新世纪迅速变化和剧烈竞争的创新人才。例如在讲电流磁效应时,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奥斯特信奉康德哲学,认为自然界各种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812 年他发表了论文“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统一性的研究”,深信电和磁有联系。从一次演示实验中磁针晃动发现电流磁效应。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在讲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时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 其实,教会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其适应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5、在探索和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除了他在科学上刻苦钻研2外,更重要的是他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实践,敢于向权威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和结合贯串到课程教学中去,不仅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且学会用联系的、变化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如何体现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有好奇心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教育需要兴趣和激情)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学生问丁肇中教授:“您为什么化大力气去探索宇宙中的

6、暗物质?”丁回答:“我有兴趣,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丰富人类知识宝库。 ”法拉弟从化学转到电学。德布罗意从历史学转到物理,就是有兴趣。靠什么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要从物理学之外的东西,要靠物理学本身的魅力来感动学生。物理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可是很多学生感觉物理学非常枯燥,主要是没有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或者是他不懂,只能是背公式,越学越可恼。要让学生有兴趣,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学的精髓,这要靠老师用自己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讲物理学发展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讲科学家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必须从中点出科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精神);讲物理学与哲学关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联系高科技中的应用、联系与

7、社会有关问题。如联系生活中的物理、航天技术、各种电磁波应用、现代光学应用、激光技术、X 射线应用、放射性应用、能源与环境等等。讲电势差先问为什么高压线上,鸟可以站人却不行;讲热传导时,先问半瓶开水易凉还是满瓶水易凉。以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惯性后,我们可以提到,交通规则中严格要求骑摩托车或乘坐摩托车时必须戴上头盔,这是因为在交通事故中一旦头部受到强烈撞击,脑髓就要撞击颅骨内侧,因此很容易引起脑震荡和脑血肿,即使颅骨不破裂,脑髓也会受到损伤。通过惯性学习,使学生在安全知识方面也获得相应的收获。 善用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好的语言表达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8、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美的意识。它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彰显。普朗克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他在晚年回忆他的中学物理老师是这样教“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到了屋顶上,他所做的功并没消失,而是储存起来了,或许多年后这块砖松动了,不幸落到了一个人的头上。 ”这是多么生动的教学啊!难怪普朗克到晚年还记忆犹新。 3 树立楷模,科学事迹激励人心(走上成功之路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给人以深刻启迪。布鲁诺在被火烧死前的震撼人心的话语;牛顿在被一个苹果砸到后悟到万有引力定律那一瞬间的热泪;贝克勒尔被放射性灼伤的胸口;居里夫人那送给女

9、儿玩耍的诺贝尔奖章,在艰难工作条件下,一生奉献给放射性研究。发现镭后,不要商业性专利,让镭为全人类服务。在科学史上,每一位科学家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感动世界的精彩。而这可以让我们在物理课堂上进行讲述,用伟大的人性之光感染学生。 在对待科学成果的态度上也包含人文精神,我们应坚持真理,颂扬“创新” ,造福人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对科研成果的利用上,是造福人类还是危3害社会例如:核能利用,放射性应用现代物理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 总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以文教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教育渗透要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 ”渗透应该在学生不经意之中完成。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内容和物理学科内容结合起来,下点功夫,动点脑筋,一定会达到渗透的最高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参考文献: 1赵凯华主编, 物理学照亮世界 2爱因斯坦文集 3王炎森主编, 文科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