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87667378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X 页数:137 大小:13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第一类 鼓励类一、农林业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整治等),主要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工程建设2、农产品及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4、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6、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7、农作物、家畜、家禽及水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遗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8、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物育种;种子(种苗)生产、

2、加工、包装、检验、鉴定技术和仓储、运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9、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10、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11、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及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修复12、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及添加剂开发13、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14、远洋渔业、人工鱼礁、渔政渔港工程15、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16、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17、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与应用18、农、林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与应用19、农作物秸秆综合

3、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20、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废弃菌棒利用,太阳能利用)21、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工程22、食(药)用菌菌种培育23、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24、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25、动物疫病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26、优质高产牧草人工种植与加工27、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28、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29

4、、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30、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31、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32、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33、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草种苗工程3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35、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36、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37、防护林工程38、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39、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40、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41、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42、竹藤、花卉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43、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44、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4

5、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46、林木、草原基因资源保护工程47、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48、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49、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养殖)50、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51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52、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53、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54、数字(信息)农业、林草技术开发与应用55、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56、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57、生态清洁

6、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58、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59、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60、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61、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62、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63、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农业工程64、乡村厕所废物废水以及餐厨废物废水的收集处理与生态农业联合经营65、优质粮食工程66、面向资源化的乡村生活废水、生活废物、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与农田面源污染协同综合治理67、休

7、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68、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69、数字农村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70、“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71、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利用72、土地综合整治73、湿态酒精糟(WDGS)的应用二、水利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2、跨流域调水工程3、城乡供水水源工程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蓄滞洪区建设6、海堤建设7、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8、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9、堤坝隐患监测与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10、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11、出海口门整治工程12、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1

8、3、牧区水利工程14、淤地坝工程15、水利工程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材料开发制造16、灌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17、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18、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水文情报预报系统及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19、水文应急测报、旱情监测基础设施建设20、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21、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采用护坡、吹填、隔离沟、涵闸改造、设置沉螺池、抬洲降滩等防螺灭螺工程措施和疫情监测、防治宣教等措施)22、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及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治理等)23、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24、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隔离防护、水土保

9、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有关技术开发推广)25、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自动化系统(水土流失数据采集存储、智能传输、数据分析处理、科学预测预报、数据库管理一体化)开发与应用26、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大江大河中下游及重点防洪区、防洪保护区等特定地区洪涝灾害信息专题地图)27、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及大江大河行政边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监测为基础,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骨干网为依托,以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8、水文站网基础设施以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29、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三、

10、煤炭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2、120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井工煤矿、400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露天煤矿建设,大型高效选煤厂建设3、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地温、冲击地压等)防治4、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5、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6、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7、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8、管道输煤9、煤炭高效洗选脱硫技术开发与应用10、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11、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12、煤电一体化建设13、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与应用14、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与应用15、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

11、发与应用16、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17、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18、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19、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煤矸石等物质充填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20、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21、储煤场环保改造四、电力1、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2、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3、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4、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5、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6、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

12、煤发电7、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8、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9、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11、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12、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应用13、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14、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15、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16、分布式供电及并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17、燃煤发电机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18、火力发电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及低温催化剂开发生产19、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20、大

13、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22、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23、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24、分布式能源25、高效电能替代技术及设备26、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27、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28、智慧能源系统五、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2、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4、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5、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7、农林生物质资源

14、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8、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污水污泥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生产成套设备9、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设备制造10、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11、5MW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12、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制造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设备14、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六、核能1、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精制、铀转化2、先进核反应堆及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建造与技术开发3、核

15、电站建设4、高性能核燃料元件、MOX元件、金属元件制造5、乏燃料后处理6、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7、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8、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9、核安保关键系统开发与设备制造10、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11、核电站延寿及退役技术和设备12、核电站应急抢险技术和设备13、核能综合利用(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七、石油、天然气1、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2、页岩气、页岩油、致密油、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4、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5、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安全生产保障技术、生态环境恢复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开发利用6、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与装置制造7、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8、石油储运设施挥发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9、液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