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思维案例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587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思维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造思维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造思维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造思维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思维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思维案例分析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创造想象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结合,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当然广告的创造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散过程,广告创意是一种创造新意象、和新意境的思维过程,是灵感思维的随机闪现,并由确定性的逻辑思维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巧妙融合的创作过程和策略思想。案例一:多用童车的产生一、案例介绍有位儿童商品生产商,偶然看见一个家长一手抱孩子,一手吃力地拿着一辆小三轮车。他猜想这是因为孩子骑车骑累了要大人抱,才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位生产商想,如果设计一种多用童车,家长们就不用挨这份累了。他首先想像出把坐式

2、推车和三轮童车组合起来,在小三轮童车的后面加上一个推把。后来,他又想到加一个连接装置,把童车挂在自行车上作母子车用;接着他又想到,再加一个摇动部分,便可当安乐椅;而要是前面再装一个把手,还能让孩子当木马骑。经过这些不断地组合想像,他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多用童车” 。二、运用的创造思维1.立体思维儿童商品生产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打破常规,将不同的事物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更适于人们使用的新事物。儿童商品生产商对看到的事件进行了思想的理解层次、关系层次和时间层次三个方面的思考,将现在人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以后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思维结构,创造性地发

3、明了与众不同的“多用童车” 。2.经验思维儿童商品生产商更具自己所看的真实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坐式推车和三轮童车和了解) ,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合理的想法,并将其付诸于行动,同时对成果不断地证明与验证,从而成功地将“多用童车”推向了市场。三、总结根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人们通过组合想像,可以使已有的一些事物形成新的联系,可以构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形象。组合想像思考法在人们各方面的创新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找出已知装备的新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案例二:黑莓公司的广告视频一、 创意广告展示视频广告黑莓 VS 苹果二、 广告介绍“这是来自于

4、两个水果的对决,本来两个水果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它们为了争论谁最好吃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一颗莓成功地射杀了这个苹果。 ” 这则广告就是来自于全球手机巨头黑莓 BlackBarry 针对苹果 iPhone 极具讽刺性的广告:高速镜头下,一颗 “子弹”把一个红色苹果击破,穿过后才看清那“子弹”是一颗黑莓果实,然后打出的广告词是Nothing can touch it。 三、 创意点这则广告所运用的创造思维: 1. 联系思维两大手机巨头都是以水果来命名自己的公司,而在手机市场上又是竞争对手,而在广告竞争上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用这两种水果对决的方式来赢得广告效应。2. 灵感思维正当苹果手机风靡全球的

5、时候,作为智能手机专家的黑莓早已坐立不安。黑莓新推出的 9500 遇到了苹果 iPhone,市场占有率一直上不去,推出一则富有创造性的广告迫在眉睫。而被人们誉为“水果家族”的两大手机公司之间的“水果之战”由来已久,然而这给RIM(黑莓)公司提供了灵感的源泉。何不用直接用两个水果的战斗来做广告呢? 3. 形象思维创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分别用两个水果来代表两家公司,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趣味性。如子弹般快速的黑莓在穿透苹果的那一刻就预示着黑莓手机可以成功地击败苹果手机,虽没有正面攻击苹果手机,但此举一出便鲜明地表明了其中的含义。形象鲜明让观众叫绝!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人类社会创造活动的灵魂和核心,人脑仍将是决定未来社会竞争优胜劣汰的关键。毛泽东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价值最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主要运用直觉、灵感、想象等手段来触发新思想、新意象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