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550201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必修2_第9讲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73】课时高考考点第9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第10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73】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19世纪四五十年代):通商口岸;外资进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清末时期(19世纪末1911年):甲午战争后,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03年设立商部。 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7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2、年):民族资本较快发展;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战时经济体制;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陷入困境。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官僚资本挤压,民族资本持续困境。第9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夯 实 基 础【P73】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基础梳理】背景(1)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冲击自然经济。表现(1)洋纱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使农家“织”与“耕”分离。(2)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后果(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中国成为资本主义

3、世界市场的附庸。(3)鸦片战争还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阶层产生。【重难突破】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2)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中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商品化的程度增强了,但是中国经济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真题演练】【例1】(2016全国)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C)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

4、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西方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从而出现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的状况,故选C项。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故排除A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逐渐解体,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二、洋务运动【基础梳理】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外交困。(2)在“

5、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下,主张利用西方科技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派出现。兴起(1)代表: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内容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筹划海防,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文教方面:创办近代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结局:在

6、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影响(1)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2)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4)对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5)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重难突破】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1)洋务运动的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洋务运动的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学习西方技术,抵制列强的侵略;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对洋务企业的认识:使用机器、雇佣工人,是中国先进经济的代表。甲午战争惨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洋务企业的失败,洋

7、务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对洋务企业的性质争议大:许多人认为是官僚资本,一些学者认为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具有民族资本的性质。【真题演练】【例2】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B)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解析】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其本身对封建体制的坚持压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极大地束缚了近代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基础梳理】

8、原因(背景)(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4)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具备投资能力。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东南沿海地区。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特点:分布在东南沿海,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没有自己的体系。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重难突破】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而重工业较少。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

9、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城市和地区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劳动力资源丰富;再者交通便利,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对它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而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产生依赖性,故与外国打交道时总有一定的妥协性。【真题演练】【例3】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纱锭数量大约38%、14%、10%分别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

10、,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这表明近代民族工业特点之一是(D)A重工业极为薄弱B深受外国资本压制 C经济结构不合理D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解析】由材料“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纱锭数量大约38%、14%、10%分别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特点之一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故选D。A、B、C三项也都是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但并不是题干所表现的,所以排除。【考点延伸】多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

11、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3)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影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例4】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中国传统自然

12、经济解体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C)A中国旧生产方式解体的苦难包括外国侵略B作者认为中国旧生产方式解体积极作用为主C作者对中国旧生产方式解体持否定同情态度D作者看待历史蕴含了现代化史观【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侵华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中国旧生产方式解体积极作用为主,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B、D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符合题意。【他山之石】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1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五口通商后,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3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该所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规模最大的军用企业。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达到分洋利的目的,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二、人民版教材的不同内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1)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2)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阶级。(3)进一步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