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7210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1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3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7.7亿斤,比2012年增产7.4亿斤,实现“九连增”。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

2、业的主要优势条件。(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

3、;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解析】(1) 与河南相比,安徽的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可以一年两熟。水源较充足,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2)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河南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原料充足。 有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是我国铁路交通的枢纽,交通便利。河南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距京津等市场近。(3)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4、”。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主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 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人为原因是生态破坏,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导致干旱灾害加剧。主要对策是兴修水利,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节约水资源。2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西濒太平洋,东依美国大陆,是美国人口最多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州。全州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南北差距悬殊

5、。加州是美国森林火灾最严重的州,2017年夏天,加州遭遇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上千万棵树木枯死,2018年11月加州发生了严重森林火灾。(1)简述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并说明原因。(2)推测2018年加州森林火灾严重的主要原因。(3)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答案】(1)差异: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或总体上自南向北降水增多)。原因: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北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年平均降水量较多。(2)多年没有爆发大型山火,森林中积累的干燥树叶和枯枝多而厚;受罕见高温和干旱等特殊天气

6、条件影响,造成上千万棵树木枯死,为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该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类居住区进入林区,导致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 (3)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解析】(1)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主要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得出加州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北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

7、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多。(2)结合材料,本次火灾规模大、破坏性强、造成损失严重的原因,可从森林积累的枯枝落叶数量和厚度、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人口数量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回答。森林中积累的干燥树叶和枯枝多而厚,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类居住区进入林区,导致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3)结合上题的火灾损失大的原因,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从气象遥感技术、森林防火意识、增设消防设备、建设防火隔离带、火灾应急预案、推广火灾保险等方面回答。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平均每个油田储量在3.5亿吨以上,油田的地下压力高,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

8、%以上。除了石油,沙特阿拉伯的铝土矿、磷酸盐、铀等资源也丰富。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理事物分布图。(1)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2)指出沙特阿拉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依据。(3)请为沙特阿拉伯提供两条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方案。【答案】(1)沙特石油储量大,品质高,石油产量稳定且相对易开采,成本较低;石油分布集中,方便运输(地处交通要道,运输成本低)。(2)依托石油资源,进一步发展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做大做强能源工业;依托能源丰富,发展高耗能工业;进一步发展石油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利用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冶金、(化肥-磷酸盐矿加工)等工业。(3)邻国购买,跨流域

9、调水;收集雨水;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等。【解析】(1)根据材料对波斯湾沿岸地区石油资源特点的描述和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分布,可知作为波斯湾沿岸最大石油生产国的沙特阿拉伯,具备石油开采成本低、运输成本低和品质好的优势。(2)此题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核能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沙特可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改变沙特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比重,从而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从长远来看,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石油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利用本国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冶金、(化肥-磷酸盐矿加工)等工业,并加强深加工,提升

10、附加值,有利于沙特经济可持续发展。(3)解决水资源不足主要是开源和节流方面。开源:邻国购买,跨流域调水;收集雨水;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等。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工业上水资源经处理后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4下图为“东海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钓鱼岛叙述,正确的是_。A火山喷发而形成B该海域地壳运动不活跃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D位于亚欧板块(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_资源。(3)图中上海沿海主要的海岸类型是_。1月份钓鱼岛附近海域海水咸度比上海沿海地区的海水咸度_。(大或小)分析其原因_。(4)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

11、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答案】(1) D(2)石油、天然气(3)淤泥质海岸 大 上海海域纬度较高,且受冬季风影响明显,水温明显比钓鱼岛海域低;上海海域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量淡水冲淡海水盐度;黑潮将太平洋高温高盐度海水带入东海,对钓鱼岛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4)原因:过渡捕捞;海洋污染。 对策:休渔;发展海洋养殖,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解析】(1)读图可知,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西侧,属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钓鱼岛位于亚欧板块上,故选D。(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石油和天

12、然气资源。(3)上海沿海地区的海岸属于淤泥质海岸。上海海域纬度较高,且受冬季风影响明显,水温明显比钓鱼岛海域低;上海海域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量淡水冲淡海水盐度;黑潮将太平洋高温高盐度海水带入东海,对钓鱼岛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1月份钓鱼岛附近海域海水咸度比上海沿海地区的海水咸度大。(4)舟山渔场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从从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角度分析,主要包括过渡捕捞以及海洋污染。 对策主要从减少捕捞及政策等方面针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休渔、发展海洋养殖,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恢复生态环境等。5读“2017年东北地区农业有关资料统计图”及“东北主要湿地分布图”完

13、成下列要求。(1)东北三省农业结构以 业为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 。(2)试从自然条件分析东北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有利的自然条件。(3)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B地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请你为当地农民提出2条能保持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4)图中A地是东北湿地主要分布区,近年来,该地面临着湿地系统破坏、湿地面积减少的问题。请写出几条恢复、保护湿地的措施。【答案】(1)种植业 玉米 (2)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等 (3)改良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4)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现有湿地 “退田还湿” 采取工程措

14、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资料即可判断,种植业占比重55.9%,比重最高。直接根据粮食产量构造可判断,谷物中的玉米比重最高。(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和工农业生产)等因素,本题要求分析自然条件,结合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实际综合分析即可。(3)该地土壤肥力的下降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及只种不养护等做法有关,因此为保持土壤肥力,应从改良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等方面综合治理。(4)A地是三江平原,属于沼泽湿地,为保护该湿地,要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现有湿地;“退田还湿

15、”,恢复其自然生态;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6读关于浙江的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由于经济增长结构、外来人口变动等多方面原因,沿海各省份人口总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根据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20002010年十年来浙江人口发展和变动态势与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省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浙江省有别于其他省市人口变动的一些显著特点。材料一 部分沿海省市2000年到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单位%)材料二 部分沿海省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部分沿海省市外来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表材料三 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构成图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制造业部门就业人口的构成图(注:加工制造业包括纺织化纤、服装鞋帽、轻工食品。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浙江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2)分析浙江省的人口发展特征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3)针对浙江省人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分析其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答案】(1)人口年均增长率:与沿海部分省区相比,浙江省户籍人口增长慢,而外来人口增长最快;受教育年限:浙江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提高,但受教育程度提高缓慢,外来人口受教育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