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7476218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神经病学教学课件帕金森病中(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帕 金 森 病 (Parkinsons disease),神经内二科 李改丽,帕金森病的概念,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 本病由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流行病学,PD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原发性PD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下

2、列因素有关:,病因及发病机制,1年龄老化 老年人发病者仅是少数,因此,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病因及发病机制,2环境因素 环境中与MPTP分子结构类似的工农业毒素可能是PD病因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 PD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病理,主要病理改变是含色素的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出现症状时DA能神经元常丢失50%以上,症状明显时神经元丢失严重,残留者变性,黑色素减少,病理特点,总之,典型病理特点是: 进行性黑质和蓝斑核含黑色素多巴胺神经元大量丧失(50%70%) 路易(Lewy)小体有a-突触核蛋白沉积,病理生理基础,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

3、0% 99%) 该生化异常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生化病理,脑内存在多条DA递质通路,最重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 左旋酪氨酸 TH L-DOPA DDC DA 该通路DA神经元在黑质致密部,正常时自血流摄入左旋酪氨酸,经细胞内酪氨酸羟化酶(TH)转化为左旋多巴(L-DOPA) 再经过多巴脱羧酶(DDC)转化为DA DA通过黑质-纹状体束作用于壳核和尾状核细胞,生化病理,黑质中DA最后被 MAO(神经元内) 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胶质细胞内) 分解成高香草酸(HVA),帕金森病生化病理,临床表现- 一般特点,多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 起病隐袭,缓慢进展,逐渐加剧,临床表

4、现- 一般特点,症状常自一侧上肢开始-波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呈“N”字型进展(65%70%) 25%30%病例自一侧下肢开始,两侧下肢同时开始者极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姿势步态异常 初发症状:震颤最多(60%70%),步行障碍(12%)、肌强直(10%)、运动迟缓(10%),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拇指与食指“搓丸样”(pill-rolling)动作,节律46Hz,安静时出现,随意运动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常为首发症状(60%70%),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下颌、唇、舌

5、及头部最后受累,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少数患者尤其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出现震颤 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临床表现- 2肌强直(rigidity),肌强直表现屈肌与伸肌同时受累,被动运动关节阻力始终增高,似弯曲软铅管(铅管样强直) 若伴震颤,检查感觉在均匀阻力有断续停顿,似转动齿轮(齿轮样强直),是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叠加所致,临床表现- 2肌强直(rigidity),肌强直须与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高(spasticity)区别 被动运动关节开始阻力明显,随后迅速减弱(折刀样强直),常伴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 后者视部位不同只累及部分肌群(屈肌或伸肌),临床表现-

6、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因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碍,使起床、翻身、步行、变换方向等运动迟缓,临床表现-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表情肌活动少,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masked face),流涎,临床表现-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手指精细动作(扣纽、系鞋带等)困难,僵住 做序列性动作困难,不能同时做多个动作 随意动作减少,始动困难,临床表现-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小写症(micrographia),临床表现- 4姿势步态异常,站-屈曲体姿 行-步态异常 转弯-平衡障碍 早期下肢拖曳;之后小步态、启动困难、行走时上肢摆

7、动消失,临床表现- 4姿势步态异常,转弯时躯干僵硬,用连续小步使躯干与头部一起转动 晚期自坐位、卧位起立困难,小步前冲 (慌张步态 festination),辅助检查,血、CSF常规无异常,CT、MRI无特征所见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尿HVA降低 DNA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PCR、DNA序列分析在家族性PD可发现基因突变 PET或SPECT可发现PD脑内DAT功能显著降低,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存在下列至少2个主征: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齿轮样肌强直 姿势反射障碍 但至少包括前2项其中之一,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无引起继发性帕金森病(Pakinsonism

8、)的病因,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无下列体征:眼外肌麻痹、小脑征、体位性低血压、锥体系损害和肌萎缩 症状不对称,左旋多巴治疗有效,鉴别诊断- 1.特发性震颤,特征是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 发病年龄早 饮酒或服心得安后震颤显著减轻 无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1/3患者有家族史,鉴别诊断-2.其他神经变性病伴帕金森征,(1) 弥散性路易体病(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的临床特征: 出现早且迅速进展的痴呆、幻觉 帕金森综合征为主的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可有肌阵挛 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鉴别诊断-2.其他神经变性病伴帕金森征,(2) 肝豆状核变性 发病年龄小

9、,常有其他类型不自主运动 有肝脏损害 角膜K-F环 血清铜、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降低,尿铜增加,鉴别诊断-2.其他神经变性病伴帕金森征,(3) 亨廷顿舞蹈病 主要症状为舞蹈-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 家族史(常显遗传)、痴呆及精神症状可帮助鉴别 遗传学检查可以确诊,鉴别诊断-2.其他神经变性病伴帕金森征,(4) 多系统萎缩(MSA) 主要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及自主神经系统 表现锥体外系、锥体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症状 根据主要症状分为: 纹状体黑质变性(SND) Shy-Drager综合征(SDS)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和生活残疾 避免、推迟或减轻药物治疗并发症/

10、不良反应 神经保护性治疗,减缓或阻断神经变性过程,药物治疗,PD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疾病早期无须特殊治疗,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 若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理:恢复纹状体DA与ACh递质系统平衡。包括抗胆碱能药、多种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 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需终生服用,帕金森病对症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震颤明显、年龄较轻患者,震颤和强直有一定效果,运动迟缓疗效较差。常用: 安坦(artane):12mg,3次/d口服 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和排尿困难,严重者幻觉、妄想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机制:补充外源

11、性多巴胺前体 左旋多巴合并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症状药物-“金标准”,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作用:对各期病人均有效,对运动迟缓和肌强直疗效好,对震颤亦有效 药物: 左旋多巴+苄丝肼 = 美多芭、HBS控释剂、美多芭快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 帕金宁、息宁,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原则 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剂量。 剂量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严重程度、就业情况、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药物 饭前或后1小时服用,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剂型 : 普通剂型:美多芭 控释剂:息宁(Sinemet) 弥散型制剂或水剂:美多芭快,左旋多巴和存活率,流行病学研

12、究显示,长期左旋多巴治疗显著延长PD患者的寿命期望值 自左旋多巴应用后,PD患者寿命期望值增加了一倍(从10年到平均20年),帕金森病对症治疗:左旋多巴制剂,副作用: 消化道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幻觉、焦虑、错乱 剂未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症等并发症,您将如何选择?,早还是晚使用左旋多巴?,并发症的出现,生活质量,延迟使用左旋多巴可能的不利,较差的生活质量 活动能力下降(因跌倒和受伤) 较早失去工作能力 可能增加死亡率 药物反应及疗效减低,左旋多巴与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药效,并发症,病程,5-10年,剂未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僵住现象,DA储存,2.0,1.37,认知功能障碍,1.47

13、,药物治疗并发症分类,运动症状波动 (Motor Fluctuations) 剂末效应(Wearing-off):疗效减退 “开-关 ”现象 (On-off):症状在突然缓解与加重中波动 僵住(Freezing),药物治疗并发症分类,异动症 (Dyskinesia) 关期肌张力不全 (Early-morning dystonia) 峰期不自主舞蹈样运动 (Peak-dose dyskinesia) 剂初和剂未期异动症 (Onset and end-of-dose dyskinesia),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