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7473545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八年级语文《芦花荡》同步练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第二课芦花荡基础知识应用1、芦花荡的作者是,这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苇塘(wi) 寒噤(jn) 疟子(ni) 舀水(yo)B竹篙(go) 提防(d) 监视(jin) 撑船(chng)C船舱(cng) 水淀(dng) 吆喝(yo) 冀中(y) D北斗(du) 阴惨(cn) 仄歪(z) 泅着(qi)3、 释下列词语张皇失措:转弯抹角:4、依次选词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半夜以后,小船又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弯弯下垂的月亮,在水一样的天上。天空的

2、星星也像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A长、撑、浮、浮 B钻、荡、挂、落 C钻、飘、浮、浸 D长、飘、飘、落5、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B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C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D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6、对“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这歌声可以想见抗日队伍不怕艰险,豪迈乐观

3、,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B 从这响亮的歌声可以想见老英雄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体壮,信心十足。C 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D 傍晚时候,人们吃饱喝足,悠闲自得,不由得唱起了歌。7、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A 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B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C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教师。D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为了早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大家耗废了大量精力,但还是找不到捷径。B夜晚,春风沉醉,和平安祥,这是一幅多么让人心驰神往的画面啊。C大概是因为反

4、复排炼的缘故,这次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D体操运动员优美的舞姿博得了许多观众的热烈喝彩。课文精段赏读:(一)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柱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

5、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1、下列各句加点词与原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原句: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A他虽然很瘦,但精神很好。B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流传下去。C你今天在领奖台上最精神了。D老头子就有这种不怕输的精神头,有时连年轻人都比不上他。2、文章强调老头子花白胡子特别精神,眼睛特别亮,目的是。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该怎样理解?。4、 老头子为什么能

6、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像一个没事人”一样,心情悠闲地来回出入?。5、 本文段描写老头子这个人物时主要用了描写、描写、描写的方法。(二)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

7、,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进了苇塘的深处。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那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明天,你们看吧!”小

8、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1、 第四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 文中划线的四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别表现了老英雄什么样的性格? _3、“谁知到了这里,反倒”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4、“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一句用了修辞,作用是。5、最后一段加点词“热闹”的原意是,在文中的意思是。拓展阅读(一) 军神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什么名字?”“刘大川”。“年龄?”“24岁。”“什么病

9、?”“土匪打伤了眼睛。”沃克放下笔,正起身准备察看伤势,一个护士走进诊室,悄声说:“沃克医生,五号病床的先生害怕做手术,要求”沃克粗暴地打断护士的话,鄙夷地说:“叫他滚蛋!我的诊所里再不要见到这胆小鬼!”沃克医生余怒未息。他熟练地解开了病人右眼上的绷带,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病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邮局职员。”“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德国军队的军医。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地回答:“沃克医生,军人处事靠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老太婆似的喋喋不休!”沃克怔住了。他伸手制止了闻声赶来的护士,双目火辣辣地盯着对

10、方。良久,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突然对护士吩咐:“准备手术。”沃克换上手术服,洗净手,戴上了消毒手套。这时护士跑过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随即,走进手术室,用教训的口气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从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沃克再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终于开口对病人说:“你忍不住

11、可以哼叫。”病人医生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大跳,怀疑地问道:“我割了多少刀?”“72刀。”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按德意志的观点,堪称军神!”“您过奖了。”孤傲暴躁的沃克医生的脸上头一次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却又忍住了。他挥手让护士出去,关上手术室的门,然后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刘伯承。”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12、“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您很荣幸。袁世凯正悬赏十万买您的头!”刘伯承开玩笑地说:“您要是告诉北洋政府,说我在这,准能发一笔大财。”沃克医生像受了侮辱,怒气冲冲地说:“对侮辱我人格的人,我不惜决斗!”刘伯承微笑道:“伤口好了后,一定奉陪。”说着,友好地伸出手去。1、 沃克医生第一次问刘伯承名字时,刘伯承说了个“刘大川”的假名,这是因为。2、 为什么“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3、“沃克医生的脸上头一次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是因为。4、沃克医生有哪些优点?。5、举例说明刘伯承有哪些优秀品质?。6、 作者用什么方法塑造了刘伯承的形象?。(二) 相片孙犁正月里我常替

13、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的表达了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个远方嫂子来叫我写信给他的丈夫。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这是她的相片,可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的不像!”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14、“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的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的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她这是从敌人发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可是,”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个给他寄去吗?”“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的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哪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的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行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1、 第二段划线的“这样”指代。2、 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 远方嫂子要给前线丈夫寄的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为什么要寄这张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