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473530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讲机械运动玩转真题(有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五讲第五讲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 命题点 一 估测题【长度、时间的估测】 15 题判断正误 1. (2017 陕西 2 题 B 0.5 分)若从地面入口到地下站台共 100 个步行台阶,则站台到地面的竖直高度约 50 m( ) 2. (2016 陕西 2 题 AB 1 分)A. 初中生大拇指的长度一般约为 10 cm( ) B. 篮球从篮板上的篮圈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1 min( ) 3. (2015 陕西 5 题 A 0.5 分) 初中学生 50 m 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 30 s( ) 4. (2012 陕西 2 题 AD 1 分) A. 课桌高度约为 80 cm( ) D. 一块橡皮从课桌

2、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 5 s( ) 5. (2009 陕西 1 题 CD 1 分) C.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15 min( ) D. 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 15 cm( ) 命题点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6. (2011 陕西 1 题 2 分)下列图片和文字对应正确的是( ) 7. (2011 副题 1 题 2 分)下列图片和文字对应正确的是( ) 2 8. (2013 副题 25 题第 1 空 1 分)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_的 命题点

3、三 速度的相关计算及单位换算 9. (2008 陕西 23 题 2 分)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二号线全长 26.4 km,设计最高速度 80 km/h,平均速 度 35 km/h.若列车以平均速度运行全程,所需时间为_min.列车进出站过程中,其运动状态 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命题点四 速度相关的实验 10. (2014 陕西 31 题 8 分)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第 10 题图 (1)根据实验的原理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 测量为

4、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_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 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_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 表中 路段距离 s/cm运动时间 t/s平均速度 v/(ms1) AB50.000.451.11 BC50.000.600.83 CD50.000.750.67 DE100.000.931.0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 BC_v CD,这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_作用;小球从A点运 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_点的速度最小 (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计算结

5、果保留两位小数) 11. (2014 副题 34 题 7 分)如图甲所示为同学们经常玩的“纸蜻蜓” ,把它从高处释放时会旋转着下落. 为探究纸蜻蜓下落时的运动特点,小海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通过比较纸蜻蜓下落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判断其运动快慢的变化; 方案二:通过比较纸蜻蜓下落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判断其运动快慢的变化 (1)因为纸蜻蜓在下落过程中某一时刻的_不好标记,小海选择了方案一进行实验 (2)为保证纸蜻蜓下落时做直线运动,小海用三张相同的纸条做成纸蜻蜓,实验应在_的环境下 进行 (3)按图乙所示,在竖直方向测量相等的高度并标记,将纸蜻蜓从O点由静止释放,用电子秒表测量纸 蜻蜓

6、到达A、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3 第 11 题图 路段距离/cm运动时间/s OA50.000.27 AB50.000.25 BC50.000.23 CD50.000.22 DE50.000.2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纸蜻蜓在OB段做_运动,说明重力大于阻力;在CE段做_运动纸 蜻蜓从O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变, 所受的空气阻力随速度变化的规律是 _ (4)小海将纸蜻蜓拆开一些空隙,如图丙所示,重复前面的实验,发现纸蜻蜓下落时几乎不旋转且比旋 转时下落更快了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旋转的纸蜻蜓下落较慢的原因是 _ 12. (2011 陕西 32 题

7、7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不同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要 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们联想到“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沉快慢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 他们利用天平、秒表、长玻璃圆筒、体积和形状相同的小瓶,还有细沙、水、牛奶、食用油等器材,进 行探究实验,将能够下沉的物体从液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为 0.3 m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如下表 4 第 12 题图 (1)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时,通过比较物体的_判断下沉的快慢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或 4、5、6)的数据,

8、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_,物体下沉得越快 (3)要想探究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 较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7、8、9 的数据可知,物体下沉快慢还与_有 关 (5)如图为物体分别在三种液体中下沉时间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其中,反映物体在食用油中下沉时间 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_ 5 答案答案 1.1. 理由:步行台阶每阶的高度约为 0.15 m,100 个步行台阶的总高度约为 15 m,即站台到地面的 竖直高度约是 15 m. 2.2. A 理由:初中生大拇指的长度约为 5 cm. B 理由:篮球从篮板上的篮圈落到地面的时间不足 1 s.

9、 3.3. 理由:初中生 50 m 跑步成绩约为 8 s. 4.4. A D 理由: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 0.5 s. 5.5. C 理由: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5 min. D 6.6. B 【解析】 选项解读正误 A 长安塔的高度应该是 99 m,而不是 99 cm B 沙滩上的广告是竖立着的广告牌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 成的 C 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而琴声的响度是 由琴弦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D 正在上升的火箭相对于发射塔,位置在不断变化,应该是运动的, 而不是静止的 7.7. D 【解析】 选项解读正误 A 人正常行走一步的距离是 0.6 m

10、 左右,所以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2 m B 玻璃砖下的“直尺错位”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月球相对于地球位置一直在变化,所以不是相对静止的 D 在生活中,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的深度是超声波利用的典型实例 之一 8.8. 静止(1 分) 【解析】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成功后,飞船与“天宫一号”的相对位 置不发生变化,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9.9. 45.3(45.045.4)(1 分) 发生(1 分) 【解析】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t s v 26.4 km 35 km/h 45.3 min;列车进出站时速度肯定会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会改变 60 min 1 h 10.

11、10. (每空 1 分,共 8 分)(1)v (2)时间 同一 大于 (3) 摩擦力 D (4)0.74 s t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2)测量小球在各段轨道上运动的时间时,由于误差较大, s t 6 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对求得的平均速度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 A 点的速度相同,必须使 小球从左边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这是因为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时,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 能相同,从而保证小球通过 A 点时的速度相同;由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所以要使小球能够通过 E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释放小球的高度应大于水平段BD的高度;(3)由表格数据

12、可知,运动相同的 距离,BC段用时短,所以 vBCvCD,小球在平直轨道BD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受到轨道的摩擦力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A点的速度最大,从A点到B点速度逐渐减小, 经过B点后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在D点的速度最小,从D点到E点,速度又逐渐增大; (4)s BDs BCsCD50.00 cm50.00 cm100 cm1 m,vBD0.74 m/s. sBD tBD 1 m 0.60 s0.75 s 1 m 1.35 s 11.11. (1)位置(1 分) (2)无风(1 分) (3)加速(1 分) 匀速(1 分) 阻力随速

13、度的增大而变大(1 分) (4)纸蜻蜓旋转下落时受到的阻力比不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大(其他合理说法均可得分)(2 分) 【解析】(1)“纸蜻蜓”在下落过程中位置始终在变化,不好标记运动一段时间后的末位置,因此无法 测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纸蜻蜓”质量比较轻,为保证“纸蜻蜓”下落时做直线运动,本实验应 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3)“纸蜻蜓”通过OA段的速度为:vOA1.85 m/s,通过AB段的速 sOA tOA 0.5 m 0.27 s 度为:vAB2 m/s,即vABvOA, “纸蜻蜓”在做加速运动;“纸蜻蜓”通过CD、DE段,通过 sAB tAB 0.5 m 0.25 s 相同的路程,

14、所用的时间相同,即“纸蜻蜓”在CE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纸蜻蜓”在OB段做加速运动,物 体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在CE段做匀速直线运动,阻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说明阻力在逐渐变大,因此 “纸蜻蜓”所受的空气阻力随速度变化的规律是: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阻力越大;(4)“纸蜻蜓”重力 不变,下落时几乎不旋转且比旋转时下落得更快,下落速度大,说明空气阻力小,下落速度小,说明空气阻 力大,故旋转的“纸蜻蜓”下落较慢的原因是所受空气阻力较大 12.12. (1)下沉时间(2 分) (2)物体的质量越大(2 分) (3)1、4、7(或 2、5、8 或 3、6、9)(1 分) (4) 小瓶表面是否粘油(其他答

15、案只要合理均可得分)(1 分) (5)c(1 分) 【解析】(1)物体运动的快慢由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当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时,用时较短的 运动快;(2)实验 1、2、3(或 4、5、6)三次实验物体所用液体种类相同,下沉路程相同,物体的质量越大, 下沉的时间越短,即运动越快;(3)要想探究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应该保持物体的质量相同, 故应该选择 1、4、7(或 2、5、8 或 3、6、9)三次实验;(4)由实验 7、8、9 可以分析出这三组实验每组实验 采用了相同质量的小瓶,但是小瓶在下沉过程中有粘油和不粘油两种情况,横向比较可知在质量、下沉液体 相同的情况下,粘油的比不粘油的下沉慢,所以可以归纳出物体在食物油中下沉的快慢与物体表面是否粘油 有关;(5)通过表格中数据与图像中的对应关系可得出曲线 c 反映了物体在食用油中下沉时间与质量的关 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