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87471548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及其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A许多名臣出身比较微贱B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仍占主导地位2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推断出当时佛山 ()A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矿冶手

2、工技术有较大进步C铸造业比较兴盛D百姓安土重迁的观念依旧3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A产生于儒家“仁爱”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瓦解C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D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4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

3、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否定“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B反对佛教和道教的思想C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5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为防止宦官专权乱D君主权利独裁强化的需要6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

4、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这说明此时的中国()A分封制被严重破坏B开始实行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度确立D土地仍归贵族所有7顾亭林,明末清初人,想革命排满,但深感社会没有力量无可凭借。他曾跑到山西,看见一个裴村,祖先在唐代是大门第,做过好几任宰相,直到明末还是几百几千家族聚族而居。他看见这样的村庄,认为要“封建”才得有力量。这说明顾亭林认为明朝时期应( )A加强宗法制与分封制B加强封建专制C中央分权给与地方D恢复宰相制度8他们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他们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无心与外敌对抗

5、,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天津、北京,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英法B日本C太平军D义和团9下表是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A 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B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C城市化的主因是商品经济发展D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10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必须发展罢工运动,领导学生运动,号召士兵与民众,联合反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该指示应出现在()A国民革命初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相持阶段D抗日战争反攻阶段111943年晋冀鲁豫

6、边区遭遇灾荒,政府组织妇女纺织换取粮食,组织灾民运输赚取脚费,产药材的地区组织民众挖药材向合作社换取必需的生活用品。据不完全统计,共生产线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二斤,产布六百二十九匹,灾民在一个月总收入达八万五千元。这反映了当时边区()A为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B经济因灾荒而得到发展C社会救助实行以工代赈D农村经济遭受巨大打击12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之下的文官制度,仅按官阶分为若干等级,并无所谓“职位分类”。而海关人员的编制,既有纵的等级之分,又有横的职类之别。赫德早年把海关职员分为税务、海务两大部门,前者又分内班、外班两系,每一部门、系别内部又划分许多不同的等级。由此可以判断( )A海

7、关关员权责明确,保证工作效率B海关关员能力强,行政廉洁、高效C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腐败无能D外国人更加胜任当时我国海关职位13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当时中国的东方杂志在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说:“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结合背景理解,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国共即将合作之时,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罗斯福新政之初效果不明显使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产生怀疑作者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吸引了先进的中国人ABC D14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

8、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雅典民主政体公民参与广泛B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D雅典公民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15公元2世纪初,罗马贵族以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向埃及富商借款100第纳尔。到期时贵族因故没有能够偿还借款,富商将贵族告上法庭。法官在查看了借据并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后,做出如下裁判:罗马贵族的房屋归埃及富商所有,但是在贵族找到新的居住地之前还可以暂时居住。法官做出裁决的主要依据是() A万民法,纠纷发生在罗马贵族和埃及富商之间B万民法,罗马贵族和埃及富商因财

9、产发生纠纷C公民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公民法,法官在裁决时重视借据和双方陈述16“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在十八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B促使英国于北美殖民区域的急剧扩大C美洲的殖民开拓了新市场促进新分工D北美取代西欧占据世界市场中心地位17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而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如法国、俄国、德国等国家,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英国工业的发展是以

10、忽视农业发展为代价的 B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基础C工业化推动英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8“个体小农业没有也很难使用大机器、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商品粮和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为此( )A苏俄颁布了土地法令B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C中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进行了三大改造19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伏尔泰说:“天狼星的光始终如一,对我们来说,道德哲学亦始终如一。”“一切关于显灵或奇迹的说法,一切认为上帝干预自然秩序的信仰,都是

11、假的,人类要了解上帝,只需要有理性就够了。”对以上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是无神论者,主张以科学取代宗教B伏尔泰认为如果上帝无法显灵,无法干预自然秩序,上帝的存在就很可疑C伏尔泰相信自然神论,认为宗教的精粹在于尊敬宇宙的合理性和完美性D伏尔泰认为研究天文学有助于了解上帝的存在20“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 A古希腊先

12、哲B人文主义者C启蒙思想家D宗教改革家21钱乘旦曾说:“革命(光荣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权力为出发点的,由此才引申出“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的思想;但是当革命最终以“人民”的名义把权力放回到一个人手中时,那么革命又如何解释它的合理性呢?于是,王权在英国重建,而且恢复王权的人正是那些多多少少都曾投身革命的人这样,一方面是专制王权重现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对革命深刻的疑惧。英国人不得不试图找寻解决的方法”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光荣革命” ( )A以避免独裁为主要目标B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权所在C没有改变英国王权体制D只是反对专制并不反对王权22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

13、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最主要历史背景是现代物理学( )A提出了光量子假说B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C创立了相对论D创立了量子力学体系2319世纪80年代末,在石油、采煤、榨油、烟草、制糖等部门都出现了托拉斯组织。托拉斯的形成,给垄断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但美国国会在1890年7月2日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主要为禁止限制性贸易作法及垄断贸易的行为。此法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托拉斯的形成导致中小企业主、农场主的破产B托拉斯的形成

14、导致广大劳动群众生活的恶化C托拉斯的形成破坏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D托拉斯的形成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24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 )A农业危机 工业危机 金融危机 民生危机B农业危机 金融危机 民生危机 工业危机 C民生危机 农业危机 金融危机 工业危机 D工业危机 农业危机 金融危机 民生危机 2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如右图所示),自倡议以来就引发了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以下哪个理由不能印证此观点( )A两者都以输出资本作为提升政治影响力的手段B都由政府行为主导,都有相应的地理政治布局C两者输出资本都是以遏制潜在敌国为政治动机D两者都是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