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87470549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word版(有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一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元朝人胡三省说,(魏、赵、韩)“三卿窃晋之权,暴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周)威烈王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他认为,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这一年开始记述,就是为了要借此告诫后人不可不谨守纲常名份。由材料可知,胡三省认为,若要杜绝“三家分晋”的重演,最好的做法是()A诛杀三卿B谨守周礼C让周王室强大D不认可三家分晋2、谥法解中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由

2、此可知,谥号即有善谥,也有恶谥。天子、皇帝死后都会有谥号,通常是由礼官议上。秦始皇说“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也”,取消了谥法。秦始皇废谥法,实质上是为了()A捍卫专制皇权B维护宗法制传统B遵守传统礼乐制度D神化皇权3、史载:“汉初先则有异姓封王,继则封王惟限于同姓,又次则诸王惟得衣租食税,同于富人;自景、武而下逮东汉诸封王惟食邑而已。”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汉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汉王朝没有彻底废除封国制D在汉武帝之前汉王朝已在着手解决王国问题4、史载:贞观三年,太宗谓群臣日:“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得论议。比来(近来)但睹顺从,不闻违异。但行文书,谁不可为

3、!”这表明唐太宗()A愿意让中书门下制衡皇权B乐见大臣协理朝政C意在加强皇权D批评权臣揽权5、蔡忠惠公文集论兵十事:“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作者的主旨是()A该制度根除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B北宋制度创新分散了相权C中央权力过度分散D需要进一步加强皇权6、汉武帝为预防嗣皇帝幼小招致皇太后干预朝政,在临死前先将太子母后赐死,结果成就了汉昭帝日后政绩;洪武十七年,明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以预防太监

4、干预政事,但后来明代太监预政,比任何朝代都厉害。这一不同是由于明代()A皇权被削弱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太监比外戚更能干D太监与内阁内外勾结7、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柏拉图在法律篇还提出了“混合政体”。他认为这是最好最稳定的政体,综合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体的自由。据材料可知,柏拉图最欣赏的政体可能是()A雅典的直接民主B美国式民主政体C德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英国式君主立宪政体8、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

5、前527年)成为雅典的第一位僭主(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其执政的总体倾向是支持平民与氏族贵族开展斗争,并继续推行梭伦立法,“很少变更”。这本质上说明()A庇西特拉图在本质上是一位民主捍卫者B庇西特拉图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C庇西特拉图时代确立了民主政治D雅典民主潮流不可阻挡9、十二铜表法第一表有下述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根本上是为了()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限制贵族的司法特权D保护

6、平民的利益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其下述规定中体现了共和派意图的是()A参议院议员任期九年B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C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D参议院可否决众议院议案11、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下列哪项是违宪的()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B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C以法官身份出任司法部长D总统提名联邦法院的法官12、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同意。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A议会根本不

7、可能制约宰相B民主改革略有小成C议会开始获取立法权D军国主义传统浓厚13、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性质不同的是()ABCD14、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我们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英国人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人与之贸易B该条款对中国有重大利益C清政府的关税收入会减少D中国与英国在利益上实现了双赢15、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8、,该事件是()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16、瓦德西在1901年说:“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材料表明瓦德西对列强瓜分中国一事的态度是()A当时是一个千载难得的瓜分时机B中国人尤其是义和团的抵抗使得瓜分成为不可能C由于美国反对,瓜分成为不可能D列强之

9、间矛盾重重,瓜分不可行17、近代中国对外条约某款规定:允定在于诸国被污渎及挖掘各坟墓建立涤垢雪侮之碑,己与诸国全权大臣合同商定,其碑由各该国使馆督建,并由中国国家付给估算各费银两,京师一带,每处一万两,外省每处五千两。列强提出该款目的在于()A削弱中国人的反帝意志B侮辱中国人C为各国洗刷耻辱D追究清政府的战争责任18、著名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到剥削的痛苦。对该学者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辛

10、亥革命无意发展资本主义B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不足C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救亡D辛亥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19、钱穆国史大纲:“庚子之变,东南各督抚不奉朝命,相约保疆,超然事外;辛亥革命,各省宣布独立。”这些史实说明当时()A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已经受到严重冲击B中国已经半殖民地化C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已经出现军阀割据20、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己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

11、不幸事。”在这里,胡适意在强调()A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是一种社会变态B学生的爱国热情应当受到鼓励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D学生干政是不正常的事,不应该无条件支持21、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中,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2、“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这

12、两段话所指的是()A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B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C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D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3、毛泽东曾致信蒋介石:“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据内容可推知该信写于()A淞沪会战期间B太原会战期间C武汉会战期间D徐州会战期间24、毛泽东七律忆重庆谈判:“有

13、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该诗反映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在于()A尽快结束党争,争取国内和平B推翻C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D平息国内外反对内战的舆论25、毛泽东某年讲话:“我军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下列行动体现了其作战意图的是()ABCD卷II(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中西历史上政治变革时有发生,对比阅读,常有新得。读材料回答问

14、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材料二唐初,战功是选拔丞相的主要途径,从武则天统治直到终唐之世,科举制度,特别是进士科逐步成为主要途径。通过科举取士,经过吏治考试任官,再历经州、县,台省任职的锻炼考验,具备决断军国大事的才能和智慧,方可寻用为相。入相之后,皇帝定期亲判其考课,评有等第。材料三于是两个奥古尔尼提出议案:认为鉴于当时只有四名占卜官和四名大祭司,希望增加祭司人员,增选四名大祭司五名占卜官,全部自平民中增选。这增选平民祭司的建议,在贵族中造成的恼怒几乎和当初他们看到执政官职位被开放时一样。然而他们的反对并不很强烈。因为他们在这种斗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