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97760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5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表里的生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教学 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分辨字音和字形。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 思。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 重点 难点 1.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 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表里的生物 2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我那时以为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

2、上叫,秋晚有各种的 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3街心有时响着三 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句导读:“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根据的,是“我”经过思考得 出的结论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证实了“我”的论断。哪里有死的 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4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转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

3、,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句导读:把“这种声音”与“蝉 鸣”“虫的歌曲”对比,可见“我”的观察很仔细。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5这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 么作用?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6段导读:第 25 自然段讲“我”听到怀表里发出的声音,想看一看,被父亲阻止了。 1 知识点详解 2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与环境。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会产生凡是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3 弦,读 xin,不要读成 xun。 4 反问,这个句

4、子表达了“我”对死的东西能发音产生的疑问,说明“我”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下文认为表 里有生物作了铺垫,也表现出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孩子。 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准确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6 2 他这么一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7“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 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 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这段话中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 6 自然段讲由于父亲不许“我”动表,“我”觉得表里

5、有生物存在。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 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8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 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段导读:第 7 自然段讲父亲见“我”对表有强烈的好奇心,决定让“我”看看表,但不能动手。 9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为什么“我”的心会加速跳动 呢?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10钉住 几个金黄色

6、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句导读:在“我”的眼里,表里的世界真是 奇妙。“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表现了“我”对表的喜爱之情。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 保护着,11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 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段导读:第 8 自然段讲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表里面美丽的世界。 12 第二部分(第 28 自然段):讲“我”发现表里面有响声,以为里面有生物,“我”十分好奇,有一次父亲打 开表盖,让“我”看见了里面的世界。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

7、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 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7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由于父亲的阻挡,“我”对表里是否有生物的好奇心与日俱 增,同时“我”的天真也展露无遗。 8 说明“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 索精神的孩子。 9 一是因为父亲是主动给“我”看的;二是因为“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10 钉,这里读 dn。 蒙,这里读

8、 mn。 11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12 3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zh)你。”13表里真的有蝎子尾巴吗?为什 么父亲会这么说? 段导读:第 913 自然段讲父亲编假话骗“我”,结果让“我”信以为真。 14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 到愉快,15为什么当“我”得知“蝎子被放在表里”后心里仍然很愉快呢?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 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

9、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 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16 段导读:第 16 自然段讲“我”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以为表里面真有一个蝎子。 第三部分(第 916 自然段):讲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骗“我”说里面有蝎子,“我”对此深信不疑。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x shui)在钵(b)子里,蝈(u)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 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17这样写不是显得作者很傻吗?为什么还 要写这一句呢? 第四部分(第 17、18 自然段):写“我”一直以为父亲的表里有生物。 1.学习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分辨字形

10、和字音。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 不断探索的精神。 13 没有。这是父亲不想让小孩子动表而故意编的假话,没想到“我”竟信以为真。 14 恶,这里读 。 15 因为“我”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16 看出“我”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17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种表现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4 作者资料;语文课件。 一 导入 1.同学们,

11、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可是,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板书课文题目,学生读。 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他的资料了吗? 出示冯至的资料: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 192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1929 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著有诗集 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 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自学交流。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12、 和谐:配合得适当。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神秘:使人摸不透,高深莫测。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惧。 3.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 小蝎子在里面的话。 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共 18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 第二部分(第 28 自然段):“我”发现表里面有响声,以为里面有生物,“我”十分好奇,有一次父亲打开表 盖,让“我”看里面的世界。 第三部分(第 916 自然段):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骗“我”说里面

13、有蝎子,“我”对此深信不疑。 第四部分(第 17、18 自然段):写“我”一直认为父亲的表里有生物。 三 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的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 感情的朗读。 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出示: (1)“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

14、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使“我”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5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3)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 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作者的心中充满着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

15、考,富有探究精神 四 课文小结 1.本文语言生动,叙事简洁,充满趣味,你是怎样读的? 2.想一想,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大家讨论讨论。 课文的开头讲“我”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幼稚的孩子,对世界的了 解很少;后来,父亲怀表里的响声,引起了“我”的关注,说明“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通过“我”十分想 动父亲的表,甚至因此很痛苦,以及看了表的里面还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等事例,体现了“我”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说明“我”有不把事情弄清楚决不罢休的科学精神。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抓住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朗

16、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通过说话练习, 学习作者这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力、学情,不要将注意力都放在教学环节。 3.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也写一写自己童年的“糗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蝎(xi)子 蟋蟀(x shui) 蝈(u)蝈儿 2.“我”为什么会认为表里有生物呢? 3.父亲当时为什么要骗“我”,而不告诉“我”实际情况呢? 冯至(19051993) 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 岁在涿县高等 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1921 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 年参加 文艺团体浅草社,1925 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192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