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96408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专项练(一)采煤是一个高危险行业,稍微一点麻痹或者松懈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获救115人,遇难38人。下图中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图1. 图中能代表含煤层岩层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类型是()A. ,a B. ,b C. ,c D. ,d2. 在图中E、F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B. 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3. 关于图中各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处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B.

2、乙处地貌受外力作用影响,背斜成谷C. 丙处受内力作用影响,背斜成山D. 丁处为谷地,可修建水库蓄水【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含煤岩层属于沉积岩,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图中2、5表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C。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A为背斜,容易发生瓦斯爆炸;b为向斜,容易出现透水事故。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3. 根据图示:图中乙地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裂,裂隙发育,受外力侵蚀形成山谷。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下图为某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不同时代的岩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下列叙述中,

3、错误的是()A. 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 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C. 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前D. 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不利于建隧道5. 图中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A. 石灰岩 B. 大理岩C. 板岩 D. 玄武岩6. 岩层中,生成最早的是()A. B. C. D. 【答案】4. C 5. B 6. D【解析】4. 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上拱,为背斜部位,乙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部位,均为内力作用形成,A正确;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丙处为断层,岩石破碎,地下水出露,B正确;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

4、成之后,C错误;向斜易储水,不宜修建隧道,D正确。故选C。5. 据图可知,箭头处原有岩石为石灰岩,发生变质后形成大理岩,故选B。6. 沉积岩层越往下形成越早,越往上形成越晚。据图可知,沉积岩层岩层中在最下面,因此形成最早。故选D。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 甲处属于()A. 背斜山 B. 背斜谷C. 向斜山 D. 向斜谷8. 乙侧河岸()A. 形成冲积扇 B. 适合建设港口C. 流速较慢 D. 多位于河流上游【答案】7. B 8. C【解析】7. 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CD排除;据地表形态可知为谷地,B正确,A错误。故选B。8. 据图可知

5、,乙河岸为曲流的凸岸,为泥沙沉积的河岸,流速较慢,C正确;凹岸适合建港口,B迟迟未;冲积扇形成在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A错误;曲流多形成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D错误。故选C。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地貌景观图地质构造示意图9. 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A. M B. OC. P D. Q10.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A. 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B. 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C. 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D. 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答案】9. B 10. D【解析】9. 读图对照,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O ,岩层向下凹,地貌是山岭

6、,B对。M 、P是背斜构造,A、C错。Q是断块山,D错。故选B。10.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是褶皱构造,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D对。不能体现有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A错。岩层弯曲变形,出现断层,地壳水平运动作用强烈,B错。不能体现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C错。故选D。图甲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 该景观的地质构造类型是()A. 地堑 B. 地垒C. 断层 D. 褶皱12. 教师演示了()A. 板块挤压碰撞 B. 岩块断裂上升C. 岩层水平挤压 D. 外力侵蚀搬运【答案】11. D 12. C【解析】11.

7、 读图可知,图中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褶皱中的向斜构造,没有断裂面,不是断层,地堑和地垒分别属于断层中相对下降和上升的岩块,故选D。12.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景观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无断裂面,与板块运动无关,更不是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故选C。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 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 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14.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 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C. 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

8、. 三地风力侵蚀,均易形成风蚀蘑菇【答案】13. D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 由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不能判断甲地和乙地的植被覆盖率高低,乙地和丙地的海拔差异,故答案A、C不可选,沙尘在乙地最高,降落到丙地,说明乙地风速大于丙地,所以答案C错误,沙尘由甲地流向乙地,说明风由甲地吹向乙地,所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貌。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

9、乙15.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很多仅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 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16.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 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答案】15. C 1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和地貌,主要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要通过具体的实际地理问题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产关键。15. 阅读材料,

10、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腰身”、“全裸”的含义,是描述当地植被覆盖的情况的。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之所以露出“腰身”,与山体地势陡峻、植被难以生长有关。D正确。16. 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大,对岩石进行破坏的外力作用以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为主,B正确。河南省的嵖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嵖岈山“石猴”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7. 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图乙中的()A. B. C. D. 18.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作用A. B. C. D. 【答案】17. B 18. A【解析】试题分析:17. 形成“石猴”的岩石

11、类型是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图中是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B正确。18. 该地貌是花岗岩地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因此有岩浆活动;侵入型岩浆岩出露于地表应有地壳的上升运动和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石猴”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A正确。【考点定位】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作用【方法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19. 甲处地貌类型为()A. 背斜成山 B. 背斜成谷C. 向斜成山 D. 向斜成谷20. 乙处()A. 侵蚀作用明显B.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 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D. 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答案】19. C 20. A【解析】19. 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C对。A B D错。故选C。20.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A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错。地势差异是外力作用形成,C错误;李家计地势较乙处高,从乙处引

13、水不便,D错误。故选A。读浙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1. 因修筑高速公路形成了两侧的陡崖,对崖壁高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a处陡崖崖壁高于b处B. a处陡崖崖壁高度一定在40米以上C. b处陡崖崖壁高度在30米至60米之间D. b处陡崖崖壁高度一定在60米以上22.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该地()A. 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 位于山谷,工程量小C. 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 位于鞍部,地势较低23.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 植树造林 B. 修筑梯田C. 禁止放牧 D. 整修加固裸露岩体【答案】21. C 22. D 23. D【解

14、析】21.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计算。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a处陡崖相对高度15米H45米,b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米H60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2. 本题考查地形部位判断。高速公路位于两山顶之间,位于鞍部,地势相对较低,工程量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3.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最为有效的措施应是采取工程措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4.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答案】(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地势四周高,中部低。(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3)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