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364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2015 年底,在中国经济进入“L” 型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方针,并出台了“债务置换”、适当增加政府部门赤字率等多项具体措施。2016 年过去了,融资性信托类产品的风险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信托易通过对市场上可公开收集的融资性信托类产品(包括信托产品、基金资管产品、证券资管产品、期货资管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价与监测,撰写了此份报告,希望能对投资者、从业者和研究者起到参考作用。一、评价对象信托易的评价对象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

2、信托类产品:(1)可收集到产品的详细资料,即通过第三方渠道发行的产品;(2)有明确投向的融资性固定收益类产品,即通常意义上的信托类产品,不包括浮动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资金池产品。按照上述标准,2016 年,信托易一共收集并评价了 432 款信托类产品。与之对应,2015 年,信托易一共收集并评价了 591 款产品。2016 年收集到的产品比 2015 年减少了大约 1/4。数量的变化与“资产荒”的背景下,融资性信托类产品减少的大环境比较相符。二、评价方法融资性信托类产品为非标准化金融产品,不同产品的交易结构、还款来源、增信措施等要素差别较大。因为对信托类产品风险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还款的确定性

3、程度的评价,所以为了便于评价和比较,我们以产品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对还款所起到的保障作用作为尺度,对选定的要素进行打分,然后对各要素的得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分按照同等原则进行加权求和,再考虑其他的调整性指标,得出产品的风险评分。因为不同要素所包含的衡量指标不同,所以对不同要素打分的方法也不同,原则上会既考虑该要素对应的还款能力,也考虑该还款能力的排他性程度。关于评价方法的更多细节,请见“信托易”网站。产品的风险评分分布范围为 0-10 分,分数越高,风险越低。其中,不同的风险评分对应的风险级别如下表:三、评价流程基于第二部分所描述的“评级方法”,信托易于 20

4、14 年研发了一套“信托类产品风险测评系统”。该系统在人工录入某个信托类产品所包含的要素指标后,由机器自动计算运行,最后给出风险评分并出具测评报告。信托易在 2015 年和 2016 年两个完整年度内,连续及时地收集市场上的产品信息,并用测评系统对每个具有详细资料的信托类产品进行风险评价。关于测评系统的更多细节,请见“信托易”网站。四、总体评价结果1、2016 年总体评价结果2016 年,根据信托易风险测评系统的评价,所收集的 432 个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平均值为 6.22 分,总体对应的风险级别为 “风险适中” 。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其中,风险级别为“

5、风险很低”的信托类产品数量为 2 个,占比 0.46%;“风险较低” 的产品数量为 70 个,占比 16.20%;“风险中等”的产品数量为 247 个,占比为 57.18%;“风险较高 ”的产品数量为 67 个,占比为 15.51%;“风险很高”的产品数量为 46 个,占比为 10.65%。详见下图:2、2015 年总体评价结果2015 年,根据信托易风险测评系统的评价,所收集的 591 个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平均值为 6.65 分,总体对应的风险级别为 “风险适中” 。其中,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的信托类产品数量为 32 个,占比5.41%;“ 风险较低 ”的产品数量为 173 个,占比 2

6、9.27%;“风险中等”的产品数量为 288 个,占比为 48.73%;“风险较高”的产品数量为 69 个,占比为11.68%;“风险很高”的产品数量为 29 个,占比为 4.91%。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3、2016 年与 2015 年的结果对比1)对比结果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 6.65 分下降到6.22 分,下降了 0.43 分,风险明显升高。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产品占比从 34.68%下降到了 16.66%;“风险较高” 和“风险很高”的产品占比从 16.59%升高到了2

7、6.16%。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2)原因分析(1)资金面相对宽松2015 年底开始,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央行和中央经济决策部门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加上大量资金从股市撤出,使得金融市场的资金面相对宽松。资金需求方一般会先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在银行和债券市场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才会通过信托渠道融资。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情形下,一部分资质较好的项目会从信托渠道转向银行和债券市场,从而使得信托产品的风险升高。(2)房地产市场上行2015 年底开始,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始上涨,然后传递到二线城市。在房地产市场上行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向好。另

8、外,部分三、四线城市为了房地产“ 去库存 ”,也采取了一些刺激政策,带动了房地产销售的增长。房地产销售的加快缓解了一部分房企的资金饥渴,减少了对信托融资的需求。(3)政府债务置换为了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财政部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即通过公开发行债券来置换原有的债务。并且,债务置换的力度非常大,2016 年的规模估计为 5 万亿左右。此外,国家开发银行等原来的政策性银行也扩大了贷款投放量。因此,行政级别较高的地市级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得信托产品的风险升高。五、分类评价结果为了进一步分析,我们按照资金投向,将评价范围内的信托类产品分为四类:基础设

9、施类、房地产类、工商企业类和其他类。其中,“其他类”产品数量过少,不做进一步分析;另外 3 类产品我们进行了分类对比与分析。各类别产品的数量见下表: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在对基础设施类、房地产类和工商企业类产品进行对比与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最终的评价结果,也关注细分指标的变化。在信托易的风险测评系统中,我们将产品所包含的要素分为融资主体实力、还款来源、抵质押措施和担保措施 4 个指标类别,并计算出每个产品在细分指标类别上的评价得分。不同的产品类别,所关注的细分指标不同,详见下文。1、基础设施类1)评价结果的变化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基础设施

10、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 6.74 分下降到 6.50 分,下降了 0.24 分,风险升高。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基础设施类产品占比从 35.19%下降到了 20.42%,“风险很高 ”和“ 风险较高”的基础设施类产品占比从 9.03%升高到了 12.45%。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与所有信托类产品相比,基础设施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 0.24 分,而所有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 0.43 分。基础设施类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小于所有产品的整体升高幅度。2)细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变化对于基础设施类产品来说,最常

11、见且重要的两个产品要素分别是融资主体实力和还款来源,抵质押措施和担保措施并不是常见和重要的要素。其中,融资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还款来源一般是对地方政府的应收账款。因此,我们比较了这两项产品要素所对应的细分指标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越好)。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我们发现,还款来源得分从 5.85 分下降到 5.43 分,融资主体实力得分从6.33 分下降到 6.14 分,还款来源得分比融资主体实力得分下降更多。原因分析:还款来源得分受当地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直接影响,而在地方政府级别下降和区域分布向中西部转移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下降较大。融资

12、主体实力得分受融资主体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直接影响,而融资主体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可通过注入资产等措施来改善,与当地政府财政实力的关联并不直接。2、房地产类1)评价结果的变化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房地产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 6.33 分下降到5.92 分,下降了 0.41 分,风险升高。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房地产类产品占比从 30.85%下降到了 14.71%,“风险很高 ”和“ 风险较高”的房地产类产品占比从 41.49%升高到了 48.53%。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与所有信托类产品相比,房地产

13、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 0.41 分,而所有信托类产品的评分均值下降了 0.43 分。房地产类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略小于所有产品的整体升高幅度。但是,与基础设施类的产品相比,房地产类的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要相对更高。2)细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变化对于房地产类产品来说,担保措施并不是常见和重要的要素,最常见且重要的产品要素分别是融资主体实力、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措施。其中,融资主体实力既包括项目公司也包括处于实际控制地位的母公司,还款来源一般是房地产销售收入,抵质押措施一般是土地或在建工程的质押。因此,我们比较了这三项产品要素所对应的细分指标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越好)。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

14、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我们发现,融资主体实力的得分从 3.73 分下降到 2.77 分,下降幅度较大,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措施的得分变化都不大。原因分析:在资金面总体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可以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所以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平均实力相对下滑。但是,信托公司在做房地产项目时,风控指标和尺度较为固定,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措施受到风控指标的限制,所以变化不大。3、工商企业类1)评价结果的变化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工商企业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 6.58 分下降到 5.41 分,下降了 1.17 分,风险升高幅度很大。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

15、,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工商企业类产品占比从 37.50%下降到了 4.05%,“风险很高”和“风险较高”的工商企业类产品占比从 30.35%升高到了 58.11%。详见下图: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与所有信托类产品相比,工商企业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 1.17 分,而所有信托类产品的评分均值只下降了 0.43 分。工商企业类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远远大于所有产品的整体升高幅度。根据前文的统计,在资金面整体宽松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我们收集的资金投向为工商企业的信托类项目却从 2015 年的 56 个增加到了 2016 年的 74个,增加比例大约

16、为 1/4,占我们收集到的所有项目的比例从 9.48%上升到17.13%。这可能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1)工商企业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渠道仍然不够通畅,所以才需要通过信托渠道融资。可以说,以工商企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此轮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好处。(2)在资产荒的情况下,信托公司主动转向,开发以前不太重视的工商类企业融资项目。在信托类产品数量下降和整体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工商企业类产品数量却上升,所以其平均风险水平上升幅度必然会高于整体。2)细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变化对于工商企业类产品来说,最常见且重要的两个产品要素分别是融资主体实力和还款来源,抵质押措施和担保措施并不是常见的要素。其中,融资主体实力由融资主体和处于实际控制地位的母公司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决定,还2015 年-2016 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款来源一般由融资主体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决定。因此,我们比较了这两项产品要素所对应的细分指标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越好)。详见下图:我们发现,融资主体实力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