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12625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节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教材第 41 页探索 (1)奥地利城市的古典建筑:欧洲城市多建造于中世纪,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 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这里有市民集会的广场以及大教堂等建筑。教堂占据着城市的 中心位置,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 (2)美国现代化城市:美国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其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城市的 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在城市中心多分布着中心商务区,多是高层的摩天大厦。外围建筑物 高度迅速下降,市内交通道路纵横交错、立体化发展,是典型的现代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和道路格局。 (

2、3)阿拉伯国家城市:在阿拉伯城市中,由于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城镇中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 的清真寺。阿拉伯城市的市中心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清真寺,这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城市 的宗教文化特点。 (4)中国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其建筑布局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 势、水渠建房布街,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意味,处处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纳西民居独具民族特色 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瓦房建筑,则是纳西族与其他民族文化频繁交流的见证。 二、教材第 4445 页思考 第(1)问,首先要弄清自己所在的文化地区,然后结合当地实际回答自己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2)问,答案可

3、以参考后面的“复习题 1” 。 三、教材第 45 页复习题 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 和改造状况,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 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例如,在建筑风格方面,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 墙、黄瓦、飞檐、

4、斗拱,宫廷中的楼、台、亭、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 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也明显不同;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 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3以我国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特别是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 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 布局、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

5、皇著称,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 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 2 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园林的“写意”手法。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大,面积广阔,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建筑风格多姿多彩;功能齐全。 南方私家园林小巧玲珑、清平淡雅、曲折幽深,多文人情趣、书卷气息。主建筑大都是临水或迎面开敞 的厅堂,以供宴饮,以便观赏。通过空廊、洞门、落窗、屏风等方法,使园内景色既分隔,又互相借景,融 为一体。 课堂小结 A 级 抓基础 1下列有关地域文化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

6、差异只表现在物质方面 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 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其 重要性与地域范围的大小没有关系,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 答案:C 读伦敦伊莉莎白塔与北京故宫的景观图,完成 23 题。 2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历史 C文化 D经济 3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历史 D环境 解

7、析:第 2 题,伦敦伊丽莎白塔及北京故宫都是城市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第 3 题, 故宫附近虽然是北京的市中心,但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主要是传承历史。 答案:2.C 3.C 3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 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建筑。据此,完成 45 题。 4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5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8、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D建筑物线条简洁 解析:第 4 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 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第 5 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 性。 答案:4.C 5.D 下图为某城市中女性最常见的装扮。据此回答 67 题。 6该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宗教建筑景观是( ) A清真寺 B教堂 C寺庙 D泰姬陵 7该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 A红墙黄瓦,飞檐斗拱 B白墙尖塔,穹顶水池 B绿篱草地,花园洋房 D高基斜顶,围墙庭院 解析:图中展示的是阿拉伯女性的典型装束。该城市分布

9、于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故常见的建筑景 观是清真寺。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白墙尖塔穹顶。 答案:6.A 7.B B 级 提能力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 89 题。 4 8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寒冷 B干旱 C地势高 D雾多 解析: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如 丁图所示。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 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 答案:8.D 9.B 着力挖掘,营造城市特色,追求特色之美,

10、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特色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均高于一般城市。塑造城市特色是对城市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 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 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完成 1012 题。 10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 B C D 11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

11、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12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 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 5 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是 ( ) A苏黎世、香港 B布鲁塞尔、火奴鲁鲁 C威尼斯、戛纳 D威尼斯、日内瓦 解析:第 10 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 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第 11 题,西安的风格古 朴,苏杭的风格灵秀,

12、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风格神秘。第 12 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 士的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 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桂林、北戴河等。 5 答案:10.C 11.A 12.C 13读以下山西省的四合院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我国山西省有一些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 人田” 。 (1)山西不少地方农户园内都建有水窖,其水源来自_。 (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山西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院内 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 C山西人以勤俭持家

13、出名 D山西人对水“敬若神灵” (3)图中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是_ _。 (4)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_的气候特点,这种结构可以挡风,南窗较大,是 为冬季等进入较多的_。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种结构的民居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它适应该地的 环境特点,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在该地生活,因而是环境的标志物。 答案:(1)大气降水 (2)B (3)屋脊由外向里倾斜与当地降水稀少及水资源紧张的自然环境有关 (4)寒冷、多风 阳光 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 化对

14、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6 (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的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列表说明。 解析: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 民间住宅。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拢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 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大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案:(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 地域民居结构特点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 北方低矮,门、窗户均较小,严实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 南方 高敞,门、窗户宽大,通透性好,屋 檐多长廊 潮湿多雨的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