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7305161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焦,优先做好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前言,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

2、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目录,CONTENTS,聚力精准施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01,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咬定既定脱贫目标 落实已有政策部署,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加强脱贫监测,组织开展常态化约谈 发现问题随时约谈,继续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用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果,推动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

3、贫攻坚,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对账销号。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各级财政优先加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也要统筹资金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着力解决重搬迁、轻后续帮扶问题,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避免因贫失学辍学。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筑牢乡村卫生

4、服务网底,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扎实推进生态扶贫,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切实加强一线精准帮扶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虚报冒领、贪占挪用和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关心关爱扶贫干部,避免因贫失学辍学,扎实推进生态扶贫,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结脱贫,及早谋划,巩固和扩大,夯实农业基础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02,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毫不放松

5、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压实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稳定粮食生产责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稳定粮食产量,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

6、划,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实施区域化整体建设,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向“两区”安排。,恢复启动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将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范围覆盖到划定的所有保护区。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1,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

7、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木本油料。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2,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压减近海、湖库过密网箱养殖,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全面实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

8、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建设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联盟、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园区等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加快补齐农村短板,03,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

9、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简便易行、长期管用的整治模式,集中攻克技术难题。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机制。,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完成新一轮

10、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短板,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抚安置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多层次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农村

11、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县级党委和政府要

12、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加强,强化,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04,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

13、,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4、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支持发展小微企业。,聚焦,感谢聆听 学习结束,中央一号文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党政/军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