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303560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数学(文)模拟试卷-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年湖南省怀化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年湖南省怀化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60.0 分) 1.若集合1,则为 = 0,2 = |23 0 () A. B. 1,C. 1,2,D. 1,20,20,3|0 3 【答案】B 【解析】解:; = |0 3 1, = 0,2 故选:B 可求出集合 B,然后进行交集的运算即可 考查列举法、描述法的定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交集的运算 2.已知复数 z 满足为虚数单位 ,则 z 的虚部为 (2) = 1 + 2()() A. 1B. C. 0D. i 1 【答案】A 【解析】解:由, (2) =

2、 1 + 2 得 = 1 + 2 2 = (1 + 2)(2 + ) (2)(2 + ) = 5 5 = 则 z 的虚部为 1 故选:A 把已知等式变形,再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3.有下列四个命题: :, 1 1 :, 2 2 2 :的充要条件是 3 + = 0 = 1 :若是真命题,则 p 一定是真命题 4 其中真命题是 () A. ,B. ,C. ,D. , 12233414 【答案】A 【解析】解:有下列四个命题: :,为真命题 1 1 :当时,成立,即,为真命题, 2 = 32 2 2 2 :当时,满足,

3、但不成立,故的充要条件是为假命题 3 = 0 + = 0 = 1 + = 0 = 1 :当 p 假 q 真时,是真命题,故 p 一定是真命题为假命题 4 故真命题为, 12 故选:A :根据全称命题的性质进行判断 1 :根据特称命题的性质进行判断 2 :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1 :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关系进行判断 2 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涉及的考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4.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 A. 32B. C. 48D. 16 + 16 216 + 32 2 【答案】B 【解析】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四棱锥的底面棱长为 4,

4、故底面面积为:16, 棱锥的高为 2, 故棱锥的侧高为:, 22+ 22= 2 2 故棱锥的侧面积为:, 4 1 2 4 2 2 = 16 2 故棱锥的表面积为:, 16 + 16 2 故选:B 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四棱锥的底面棱长为 4,高为 2,求出侧高后,代入棱锥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棱柱的体积和表面积,棱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难度基础 5.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座楼阁到处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大小灯 球,灯球有两种,一种是大灯下缀 2 个小灯,另一种是大灯下缀 4 个小灯,大灯共 360 个,小灯共 1200 个 若在

5、 . 这座楼阁的灯球中,随机选取一个灯球,则这个灯球是大灯下缀 4 个小灯的概率为 () A. B. C. D. 1 3 2 3 1 4 3 4 【答案】B 【解析】解:设大灯下缀 2 个小灯为 x 个,大灯下缀 4 个小灯有 y 个, 根据题意可得,解得, + = 360 2 + 4 = 1200 ? = 120 = 240 2 则灯球的总数为个, + = 360 故这个灯球是大灯下缀 4 个小灯的概率为, 240 360 = 2 3 故选:B 设大灯下缀 2 个小灯为 x 个,大灯下缀 4 个小灯有 y 个,根据题意可得,解得, + = 360 2 + 4 = 1200 ? = 120 =

6、 240 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古典概率的问题,关键是求出两种灯球的种数,属于基础题 6.设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 的值为 () = (1 2 + ) 3( 1 2 + )(| 2 【答案】A 【解析】解:如图所示, 直线 l 与圆 O 相切, , 扇形= 1 2 = 1 2 , = 1 2 , = , 扇形= 即, 扇形扇形= 扇形 1= 2 故选:A 由题意得,弧 AQ 的长度与 AP 相等,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比较 12 大小即可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与扇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问题,解题时应熟练地掌握切线的性质与应用,是基础题目 10. 直

7、线 l 与抛物线 C:交于 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直线 OA,OB 的斜率,满足,则直 2= 2 12 12= 2 3 线 l 过定点 () A. B. C. D. (3,0)(3,0)(1,3)(2,0) 【答案】A 【解析】解:设,则, (1,1)(2,2) 1 1 2 2 = 2 3 12= 6 直线 l:,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化为, = + 222 = 0 , 12= 2 , 2 = 6 = 3 一定过点, (3,0) 故选:A 直线 l:,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化为,结合,即可得出结论 = + 222 = 0 12= 2 12= 2 3 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8、,比较基础 11. 已知点 G 是的重心,若,则的最小值是 = + (, ) = 120 = 2| |() A. B. C. D. 3 3 2 2 2 3 3 4 【答案】C 【解析】解: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及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可得, = 2 3 = 1 3( + ) ,则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 120 = 2 = | | |120 = 2 设 | | = ,| | = 即 | | | = 4 = 4 | | = 1 3| + | = 1 3 ( + ) 2 = 1 3 2 + 2 + 2 = 1 3 2+ 24 当且仅当取等号 2+ 2 2 = 8( = ) 即的最小值为 | |

9、2 3 | | 2 3 故选:C 由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可得,设,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可知 = 2 3 = 1 3( + ) | | = ,| | = ,可得,然后根据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可得,结合基本不等式 = | | |120 = 2 = 4 | | = 1 3 2+ 24 可求 此题是一道平面向量与基本不等式结合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把所求的问题转化为 ,还利用了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 | | = 1 3| + | = 1 3 ( + ) 2 = 1 3 2 + 2 + 2 = 1 3 2+ 24 12. 已知函数的两个零点是,则 () = |( 0,0 【答案】A 【解析】解

10、:因为 ,作出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不妨设, () = | |= 0| | = = | | = 1 0|1| = 1 = 1 |2| = 2 = 2. 12= 1+ 2= 21 0, 0) 12(0,0)1 线上,且,若以为焦点的抛物线:经过点 M,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 1 222 2= 2( 0) 1 【答案】2 + 5 【解析】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焦点为, = 1(,0)2(,0) 由题意可得, 0= 0 又,可得, 1 22 0+ 2 0= 2 由,联立可得, 2+ 2= 2 0= 0= 由 F 为焦点的抛物线:经过点 M, 2 2= 2( 0) 可得,即有, 2= 2 2 =

11、2= 4 = 22 由,可得, = 241 = 0 解得, = 2 + 5 故答案为: 2 + 5 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和焦点坐标,运用两直线垂直的条件:斜率之积为,解方程可得 M 的坐标,再由抛物线 1 的焦点和方程,可得 a,b,c 的方程,结合离心率公式,可得所求值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注意运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和抛物线的焦点和方程,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82.0 分) 1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的和为, 3= 510= 100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 设,记数列的前 n 项和为,求 (2) = 2 (+ 5) 【答案】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由题意知, (1) 1+ 2 = 5 101+ 45 = 100 ? 解得, 1= 1 = 2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1 , (2)= 2 (21 + 5) = 1 ( + 2) = 1 2( 1 1 + 2) = 1 2(1 1 3) + ( 1 2 1 4) + ( 1 3 1 5) + + (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