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94614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课 程 改 革 总 结新课程确实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门传统的薄弱学科,如何在实施新课改后,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使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中制高点和突破口,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来谈谈我对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与思考。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整合)的实践与成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普通高中课程结

2、构有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信息技术”是属于“技术”这一学习领域下的一个科目,它由“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多个模块组成。新课标提出以下基本理念:第一、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第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第三、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第四、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第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

3、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1、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吃透教材,认真细致的进行课前备课。课程目标强调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因此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教材就是新课标精神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课前的备课就显的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注重花时间去认真

4、熟悉学生、琢磨学生、琢磨教材、琢磨课堂,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需要更多的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而备课就意味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重组,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思考、资料准备;课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并尽快解决;课后要进行总结、反思和补充等。教研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往往能对课的把握和设计更全面。当然了,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对老师要求的知识面更广

5、了,这也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2、 更新观念,大胆探索,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由“教”向“学”转变,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都围绕学生的学开展,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体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的角色只是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但这并不说明教师的作用降低了,相反更加重要了,因为仅仅局限在教材上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正确合适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信息技术课的上课的地点的特殊性也需要

6、教师作出合理的引导和管理,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游戏、聊天以及盲目的浏览中转移出来等,这些问题都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正确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经过课堂实践,我认为可采用诸如以下几种方式:(一) 划分研究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合理搭配分组,这样在小组活动中就可以以优带差,使优者更优,差者赶优,缩小了班级学生水平之间的差距,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二) 加大网络教学的力度、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合理设置课堂实践练习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图文声像等各种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

7、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等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采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既紧凑又不失宽松,既紧张又有适当的放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要自如的运用这些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的实施也是对教师的一个崭新的挑战,也需要教师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勇敢的接收挑战。3、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

8、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

9、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安徽省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就是基于这种教学模式编写的。我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这种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既能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能完善自己。4、课程目标强调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重点在于指出获取信

10、息的四个过程分别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及保存信息,而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是直接访问相关网页、使用搜索引擎及查询在线数据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 还有的是,新课标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不断

11、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5、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从实践和创造中培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整个教学要让学生发展个性,尽显所长。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鼓励学生把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的问题过程中深入学习信息技术。6、营造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从知识的拥有

12、者和传播者发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学习合作伙伴。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7 、大力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兴趣。 “任务驱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能使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体现自己的中心地位。下面以搜索技巧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的搜索到需要的信息。搜索技巧和其

13、它的技术一样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形成一套有效的搜索习惯。教学过程中紧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国庆节旅游项目(扬州旅游线路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信息技术老师,一直有这样的困惑:计算机、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很多年了,可是却很少有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法做全面而翔实的研究和指导。有时上课准备十分充分,教案写得也很好,可是一上课就和事先准备的情况大相径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控制不住课堂,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了学科的教学与学习中,也就是实现了信息技术

14、与学科课程的整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基础学科的内容为载体运用并学习信息技术。既优化了学科教学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层次,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在整和过程中共同发展,实现各自的教学目标。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过去的对计算机的技能要求提升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整个教学中信息含量大大的增强,而标准课时却又由原来的每周两节减少到每周一节,因此教师普遍感到教学时间非常紧张,难以按时完成教材内容中的教学任务,同样的学生也感觉操作时间嫌短,授课内容不能完全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开展全组教研活动,我们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首先是全体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

15、同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览教材,研究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上达成共识。其次是对每节课实行分头备课,再集中讨论,确定大的框架,逐渐实现由精品教案向个性化教案的转化。教师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针对学生实践时间不足的问题,我们通过开设校本课程,每个教师都必须开设一至二门校本课程。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他就会选择你的课程,一门成功的校本课程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更会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产生很好的推动力。3、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以往上课时会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

16、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也是教师需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增强对教学指导的开放性,要敢于“放手”,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常常随机应变,注意课堂中的热闹而不混乱,即学生可以处在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而不像闹市般的闹哄哄。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亟待提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性、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学生的主体性丧失,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教学过程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之间只有通过知识的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