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优秀课件_(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92325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塞优秀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出塞优秀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出塞优秀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出塞优秀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出塞优秀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塞优秀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优秀课件_(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从军征汉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bi)冢(zhng)累累。” 兔从狗窦(du)入,雉(zh)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ch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

2、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出塞,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入情入境的学习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三、体会诗人同情戍边战士,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 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

3、黄沙千里,风雪弥漫,人迹罕至,匈奴入侵,战争不断,死伤无数,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 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从时间上描写出塞的悠久。,7,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4、,“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小组合作讨论:(一),征人在万里之外征战沙场,同在一轮圆月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1.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 2.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 3.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说:_.,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万 里 长

5、征 人 未 还。,万 里 长 征 儿 未 还。,万 里 长 征 夫未 还。,万 里 长 征 父未 还。,边关征战这么辛苦,征人有望回家吗?为什么他们不回家呢?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拓展:,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古意,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 2.诗人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3.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但 使 龙

6、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7,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同学们,面对这样“爱兵如子”、“才气天下无双”将军,你想说些什么呢? 我会无限敬佩地说: 我会骄傲地说 :

7、 我会无限思念的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 可惜啊!老师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在王昌龄写下这首诗的时候,飞将军早已不在人世了。现在的将军又是怎样的呢?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_高适 2.有了这样的对比,你们对李广将军更加地( )( )( ) 3.虽然李广将军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精神还在,征人们仍然镇守边关,保家卫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小组合作讨论:(二),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愿望?其中还隐含着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1.对战争的痛恨; 2.对封建社会统治者不起用良将的失望; 3.对自己不能亲身抗战的遗憾、惋惜和无奈。,出 塞 【

8、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诗句意思,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总结: 1.写法: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也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2.“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当堂检测:,1.词语解释。 但使:_ 飞将:_ 不教:_ 胡马:_ 2.解释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 _ 3.出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课后作业思维拓展:,1.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2.多搜集边塞诗,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感悟:封建社会的不安定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社会安定和平成了人民永久的企盼。然而,和平安定的社会终于在今天出现了,这对我们大家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希望大家都能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