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74440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 出师表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先帝简拔以遗(y)陛下。猥(wi)自枉屈。B.以咨诹(zu)善道。夙(s)夜忧叹。C.陟罚臧否(p)。中道崩殂(c)。D.斟酌(zhu)损益。性行(xn)淑均。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善恶) 性行淑均(平) 夙夜忧叹(早)B.中道崩殂(死亡) 悉以咨之(询问)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C.平明之理(治) 臣本布衣(平民)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D.咨诹善道(询问)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危急存亡之秋(时)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 B.以致 C.用来 D

2、.因为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C.后值倾覆,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5.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B.河曲智叟亡以应C.今亡亦死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二、整体感知1.填空。出师表作者是_(时代)政

3、治家_(姓名)。“表”是古代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3

4、.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B.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C.表中7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D.这篇表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是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5.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

5、什么作用?_三、课内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先帝不以臣卑鄙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深入不毛_庶竭驽钝_2.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6、 )A.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B.先帝不以臣卑鄙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恐托付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先汉之所以兴隆也3.选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指代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_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5.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_四、拓展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B.非澹泊无以明志C.君子之行D.静以修身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_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_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_参考答案一、1.A(“遗”应读wi)2.B(“良实”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应为“善良、诚实的人”。)3.DBC 4.D 5.D(A项:死。B项

8、:通“无”。C项:逃亡。D项:灭亡。)二、1.三国 诸葛亮 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刘禅 刘备 千载谁堪伯仲间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2.B 3.B 4.D 5.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三、1.见识浅陋,出身鄙野 拜访 长草木 比喻才能平庸 2.A(A项的“于”相当于介词“在”。B项:动词,认为/介词,把。C项:完成/大业。D项:用来/表原因,的原因。)3.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今的大事。4.C 5.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指出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四、1.A(“布衣”指平民。)2.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3.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4.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5.非治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