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27162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调查报告专业论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基于对豫、鄂等地春节期间农村居民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的调查访谈摘 要:在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河南、湖北等地以县及县以下地域范围内为主的农村居民在春节期间的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进行的调查访谈,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等相关方面的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而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以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水平;消费特点;娱乐方式一

2、、 引论: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2005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 12 月 28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05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部署了2006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

3、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项重大战略部署的推进,不仅是亿万农民的福音,是田野大地的希望,也使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党和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农村工作,始终把解决好农村问题放在一个全局的高度来抓,近年来更是着眼于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接连两年发出两个“一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并最终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4、村的重大战略部署。2004 年 1 月,针对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当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2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5 年 1 月 30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5、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紧随其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6、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和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推出的一系列利农政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美好未来,也看到了政府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大力发展各项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村的发展进步,而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来实现。考察农民在经济生活和精神娱乐中的行为特点,有助于分别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把握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发

7、展的基本脉络,寻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而春节期间的农村社会无疑是农民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因此,选择春节这个能够集中反映农民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的时段来研究农村的发展特点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就有了比较科学和现实的意义。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它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着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够像春节一样调动起每

8、个人的过节意识。这是一个被高度艺术化了的特殊时间段,它带给了中华民族每一个人无法拒绝的喜庆和希望氛围,也带给了每个人寻求生活乐趣和享受生活的机会。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当前农民依然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真正的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依然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农村社会中,因此,选择春节作为研究的时段,其间农民的消费特点最能反映出一年来农民的收入状况等经济条件的改变,农民的过节娱乐方式也最能反映出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变化。本次调查选取中部地区河南、湖北两个农业大省部分县及县以下为主的农村地区,进行问卷和访谈等形式的深入调查,同时结合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有关

9、情况,试图对我国近年来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水平变化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对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推进建言献策。 二、 调查:农民过春节的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应该是一个消费和享受的时间符号。这是辛勤劳3作了一年的人们最直接的需要,春节便是用于给人们一个驻足歇息的机会,它让我们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也让我们开始盘算接下来一年的希望,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得以在一个辞旧迎新的时间段里,比平时更随意地进行一些消费,找一些乐子,享受一下生活。春节期间,农民的消费特点和娱乐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在传统习俗和经济条件的双重作用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和

10、思想观念。(一)春节期间农民的消费结构自古以来就有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吃穿历来是老百姓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而当今中国人过年的主要消费也依然是用在了“吃穿”上,收入水平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自然也不例外,春节期间农民的消费结构表现为以吃穿消费为主,主要是一些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其次才是部分一定限度的发展型和奢侈型消费。以下简单列举通过调查得出的这方面农民的消费结构和主要内容:1、食物消费由于传统习俗和经济条件的因素,食物消费必然地成为了农民过春节的首要消费。但是这方面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于生活必需的低档品,如蔬菜水果等,但是春节的消费拉动作用也使烟酒鱼肉之类商品十分走俏。以下列举一些在

11、农民过春节时消费范围和数量较大的商品:(1)蔬菜和菌类、海产等基本品: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葱、蒜苗藕芹菜青椒蘑菇、木耳蛋类海带、紫菜其他蔬菜制品等(2)肉类:猪肉牛肉羊肉各种鱼鸡(鸭、鹅)肉等(3)水果:苹果橘子香蕉葡萄柚子等(4)烟酒副食:香烟白酒、啤酒糖果瓜子其他各种副食等(5)其他食品通过对一些农村集市的走访和同一些农民的交谈,在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商品中,猪肉、鱼、鸡肉、藕、酒、瓜果等商品的消费面最广,90%以上的农村家庭会消费这些商品中的全部或大部。2、衣着消费“穿新衣,戴新帽”是我国人民群众过年的传统习俗,在经济条件尚不是很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平时人们对衣服的需求是很疲软的,因

12、此,服装类商品的主要供给和需求通常发生在春节期间。而由于这种传统过节习俗的“体面需求”和季节因素的双重作用,人们在这方面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于羽绒服、其他棉衣棉裤、西装等实用外套。据粗略调查,90%以上的家庭会在过年时为家庭成员添置新衣,60%以上的家庭会为每个家庭成员添置新衣。诸如这种由传统节日习俗和经济条件提高所引起的消费热,在农村春节市场和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繁荣的农村春节服装市场背后也存在着质量、价格、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3、家居条件消费“二十四,扫房子”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俗语,说的就是过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要对自家房屋进行清扫,这不仅是一种正常

13、的生活需求,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扫除晦气,辞旧迎新的美好期望。当前,凑着过春节的喜庆氛围和较为宽松的消费心理,对家居环境进行一些装饰也成为农民过年消费的新亮点。但是由于时间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多是一些局部性小范围的改善,如对厨房环境的改善等。44、交通运输消费春节期间,是一年中人员和物资流动的极度繁忙时期。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恐怕就是“一家团圆”了,因此每逢春节必然会有大量各类回乡人员的流动,而繁荣的春节市场也使这段时间的商品流通异常繁忙。因此, “春运”这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词汇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牵动亿万人的心。车票也因此被称为春节期间最为紧俏的商品,而交通运输业被称为春节期间最赚钱的行业。由此而引发的

14、一系列交通运输和社会问题,总是会成为春节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体现在农村来说,主要是一些在外工作和上学的家庭成员回乡消费,其次是一些农民和其他农村工商业者抓住春节这个商机,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品流通运输费用。归结起来不外乎客运和货运两大块:(1)客运:主要由常说的“三流”组成,即民工流、探亲流、学生流。在外务工的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的亲人和春节放假的学生,其交通费用是来自农村的一项重要消费项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大量交通运输行业宰客、乱涨票价的各种新闻报道见诸各种媒体。其中尤以长途汽车最为突出。报载,春节期间,河南信阳市众多乘客纷纷向媒体投诉,称信阳市汽车客运票价

15、涨幅高达 100,有的甚至达 500,就连婴儿上车也要买全价票。而据我所知,驻马店市的部分市内汽车更是乘天气恶劣,涨价 900%(10 元涨到 100 元)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信阳等汽车站的这一票价猛涨的做法,是在河南省发改委明文规定河南春运期间公路票价不上涨之后,还在顶风上涨票价。对此,信阳市弘运汽车站一位站长解释说,现在信阳市公路票价比往常高是事实,但绝不是春运涨价,而只是票价的正常回归。因为以前在制定票价的时候,定的就是现在这么高,只是没有执行到位。幸亏他们的票价没有“执行到位” ,如果再“执行到位”的话,恐怕就没有乘客的活路了。这种种事实也反映了繁荣的春节市场背后,一直都存在着很多法

16、律、管理等方面的软肋。也对政府的作用和形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货运:春节期间旺盛的消费市场需求使货物运输也极其繁忙。在农村市场,短途货物运输显得尤其繁忙。5、其他消费不同于一些禁止或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大中城市,在农村,放鞭炮几乎是过年的一项传统必备项目,年前年后到处都不乏鞭炮的噼里啪啦声响,这也许就是人们过春节时最重要的营造热闹喜庆氛围的手段吧。因此,烟花、鞭炮几乎是农民春节期间消费的必需品。调查显示,几乎 100%的农村家庭有这方面的消费,其中有近 40%的家庭在这方面要消费 50 元以上,近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买烟花、鞭炮的支出是过年必须花也应该花的钱,35%的人认为这是传统习俗,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而仅有 10%左右的人认为不应该花,但是别人都这样,不得不花。除此之外,春联也是几乎 100%的农村家庭过年必需品。而赶着过春节的机会对厨具和酒具等家具进行更新,买一些电器、工艺品,为孩子买一些玩具,都是过春节时农民的重要消费内容。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祭祀和一些迷信活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