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2204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3032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学名称 公共政策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 宁骚教材信息 版次 2011年 6月第 2版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单项选择例: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 B.德洛尔 C.韦伯 D.西蒙考核知识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例:2、政策问题是指被( )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A.党委 B.人大 C.政协 D.政府考核知识点:政策问题的概念3. 政策执行是实现( )的重要途径A.领导意图 B.政策目标 C.政府部门意图 D.民众意愿考核知识点:政策执行的作用4. 政策评估考察政策过程的( )A.完成阶

2、段 B.中期阶段 C.中后期阶段 D.所有阶段考核知识点:政策评估的含义5. 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程序的第一步是认定( )A.利益诉求 B.利益相关者 C.利益范围 D.利益重要次序考核知识点:政策评估的过程(二)多项选择例:1、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主要包括( ABCD )A.无结构访谈法 B.实地观察法 C.非参与观察法 D.参与观察法考核知识点:一手资料收集方法的内容,参见第三章第二、三节附 1.2.1:(考核知识点解释)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主要包括:无结构访谈法,又称深度言谈法,可分为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2. 比较重要的政策评估主体包括(

3、 BCD )A.弱势群体 B.大众传播媒介 C.专业机构和人员 D.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考核知识点:政策评估的主体,参见第十章第一节附 1.2.2:(考核知识点解释)除了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评估主体是:(1)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全貌、评估结论容易被采纳。容易受到固有观念和利益的束缚,同时因为往往缺乏评估专业训练,所以影响评估质量。包括五方面的工作:政策调查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公民意见投诉政策听证会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2)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和受托者:评估结论易受重视,但是容易受到牵制和暗示,而影响评估质量。独立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带偏见,

4、但是材料困难,结论不易受重视。(3)大众传播媒介: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政策评估主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3. 政策终结的方式包括( ABCD )A.政策废止 B.政策替代 C.政策分解 D.政策合并考核知识点:政策终结的方式,参见第十一章第三节附 1.2.3:(考核知识点解释)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包括(1)政策废止;(2)政策替代;(3)政策分解;(4)政策合并;(5)政策缩减。4. 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 ABCD )A.公平 B.效率 C.自由 D.安全考核知识点:公共政策的功能,参见第四章第一节附 1.2.4:(考核知识点解释)公共政策目标的分类:(1

5、)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可划分为长远政策目标少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2)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可有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3)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体,可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有:公平效率自由安全。5. 政策分析师的素质要求包括( ABCD )A.顺从舆论 B.具有政治头脑 C.具有总体观念 D.致力于创新考核知识点:政策分析师,参见第十二章第二节附 1.2.5:(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分析师的素质要求包括:具有政治头脑;具有总体观

6、念;致力于创新;具有洞察力;着眼于未来;弹性的思维。(三)判断题例:1、实地观察法是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 ()考核知识点:一手资料收集方法例:2、交通违章罚款是一种政策工具。 ()考核知识点:政策工具的含义例:3、决策过程中需要注意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 ( )考核知识点:对政策过程的要求例:4、 “试验-推广”是中国政策过程的重要特色。 ( )考核知识点:中国的政策过程模型例:5、抽样调查法是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 ( )考核知识点:定量资料收集方法二、主观部分(一)名词解释例:1、政策过程考核知识点:政策过程的概念,参见第六章第一节附 2.1.1:(考核知识点解释)决策行为是选定目

7、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例:2、政策工具考核知识点:政策工具的含义,参见第四章第一节附 2.1.2:(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工具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例:3、政策网络考核知识点:政策网络的概念,参见第五章第一节附 2.1.3:(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

8、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例:4、渐进主义模型考核知识点:渐进主义模型的概念,参见第六章第二节附 2.1.4:(考核知识点解释)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德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例:5、公共政策考核知识点:公共政策的概念,参见第四章第一节附 2.1.5:(考核知识点解释)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例:6、政策

9、系统考核知识点:政策系统的概念,参见第五章第一节附 2.1.6:(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系统是指一个由政策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将他们与政策客体、政策环境联系起来的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例:7、政策问题考核知识点:政策问题的概念,参见第七章第一节附 2.1.7:(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例:8、理性主义模型考核知识点:理想主义模型的概念,参见第六章第二节附 2

10、.1.8:(考核知识点解释)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二) 简答例:1、简述政策过程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含义考核知识点:政策过程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参见第六章第三节附 2.2.1:(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事实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政策过程的民主化的含义: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

11、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例:2、简述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考核知识点: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参见第七章第三节附 2.2.2:(考核知识点解释)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搜寻事实依据;列举目的和目标;明确政策封套;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在此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例:3、简述政策学习的类型考核知识点:政策学习的类型划分,参见第八章第二节附 2.2.3:(考核知识点解释)工具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

12、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社会学习: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例:4、简述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差异考核知识点: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基本差异,参见第七章第三节附 2.2.4:(考核知识点解释)系统议程: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它不涉及可行性解决方案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关的种种事实,如青少年犯罪问题一旦进入政府议程阶段,政府就要详述该问题情形及各种具体的解决办法。例:5、简述公共政策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3、考核知识点: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参见第一章第二节附 2.2.5:(考核知识点解释)(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 ; (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理论、诺伊曼的博弈论(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 (行为科学发端于 2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泰勒首创科学管理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

14、)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例:6、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考核知识点:政策评估的目的,参见第十章第一节附 2.2.6:(考核知识点解释)积极目的: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明确政策的可行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度与技术;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消极目的: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策或相关政策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府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规避责任;

15、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三)论述例:1、试论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和努力方向考核知识点: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基本概况,参见第一章第三节附 2.3.1:(考核知识点解释)进程:(1)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第一是党政领带机关决策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专门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设立;第二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教师撰写教材和学术论著;(2)关于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对党政领导部门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不断地发展,体制外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地成立起来;(3)关于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努力方向:(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3)重视本土资源;(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例:2、试论“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主要内容考核知识点: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参见第六章第三节附 2.3.2:(考核知识点解释)(1)建构的两种资源: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2)由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