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216128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三水实验中学高一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正如我们在殷人那里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理论的有系统的思想一样,我们在周人这里也找不到什么可以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来。”究其原因A. 过于注重宗法道德B. 封建商品经济发展C.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 小农经济阻碍了哲学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殷人”“周人”可知是商周时期,那时没有产生有系统的思想的原因是社会过于关注宗法道德,忽视思想理论体系建设,故A正确;商周时期未进入封建社会,所以B“封建商品经济”说法错误,故B错误;商周时期未形成

2、中央集权统治,故C错误;商周时期小农经济未产生,故D错误。2.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A. 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C. 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D. 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可以分析出宗法制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生产力有了提高,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而不

3、是商品经济,故AB项错误;根据材料“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可知,统治者这些政策不是为了增加收入而是强制要求民间分家,故C项排除。【点睛】“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是解题的关键。3.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 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D. 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表明了世卿世禄制度趋于瓦解,

4、平民也可以有机会步入权贵阶层,故B项正确;秦朝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世卿世禄制的衰落,没有反映出人才的流动,故D项排除。4.秦朝三公九卿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刺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三公九卿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故A项排除;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故C项排除;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故D项排除。5.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刘

5、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 加强了君主专制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 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文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例证,故排除A。汉高祖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汉高祖封王的变化不能反映

6、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故排除C。【点睛】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封国制(分封诸侯王国)并行。6.唐代宗最初设置的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只是在禁中掌管军机文书。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其长官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合称为“宰执”,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表明宋代A. 枢密院地位明升暗降B. 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C. 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代枢密使和中书省职责,体

7、现了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故B项正确;新枢密院地位大大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重文轻武的治国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削弱相权,体现不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尖锐,故D项错误。7.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

8、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点睛】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8.开元年间,唐玄

9、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A. 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 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采访处置使变为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兵权和监察权于一身),说明地方权力的相对膨胀,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体现藩镇割据,排除B;集权于一身,不一定会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9.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

10、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制约了君主专制C. 不利于商业发展D. 有利于政治清明【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政事堂可以劝谏君主的无道行为,可以罢免不法臣子,可以诛杀擅自兴兵、私授权力及擅自积累财货的官员。这有利于规范君臣行为和政治清明,因此D选项正确;政事堂是中央官署,无法体现其加强了中央集权,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政事堂只是可以劝谏君主的无道行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加强了皇权,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政

11、事堂的职权对象仅为君臣,与商人阶层并无关系;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点睛】本题联系唐代中央机构政事堂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其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也与商业发展无关,依据唐朝三省六部制建立的影响可排除剩余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A. 弱化了君主权力B. 扩大内阁决策权C. 提高了行政效率D. 使辅政制度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票拟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央的决策过程,即

12、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终集权于君主,两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体现了明朝辅政制度的完善,故D正确;此措施加强了君主权力,故A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而无决策权,故B错误;题干与行政效率无关,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要注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11.“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设置表明A. 君主专制制度确立B. 中央集权加强C.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 中央机构的完善【答案】C【解析】从材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13、,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机构是指军机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意旨办事,因此体现了皇帝集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与中央集权加强无关,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是秦朝确立的,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机构的完善,故D项排除。点睛:首先通过“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分析出该机构是军机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12.近年来,随着康熙王朝甄嬛传等电视剧的热播,以子嗣夺嫡、后宫争宠与为主题的古装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家国一体B. 自然经济C. 儒家礼制D.

14、君权至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以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D项正确。家国一体是指国家与帝王的关系,与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符,排除A。自然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与材料强调君权至上导致“子嗣夺嫡、后宫争宠”的现象不符,排除B。儒家礼制有利于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根源,排除C。【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以子嗣夺嫡、后宫争宠与为主题的古装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紧扣设问要求“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3.古代雅

15、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 成为近代法制的渊源B. 成为近代议会制度的源头C. 改变世界政治发展方向D. 开启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故D正确;近代法制渊源是古罗马法,故A错误;近代议会制度也属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表现之一,故B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并未改变世界政治发展方向,故C错误。【点睛】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14.“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雅典出现这一现象A. 深受财产等级制的影响B. 说明城邦在营造民主政治的氛围C. 得益于克里斯提尼改革D. 体现了雅典公民社会地位的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可知城邦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创造条件,说明城邦在营造民主政治的氛围,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