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20308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国学专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 、 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 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一、关于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 、 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 、 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 ,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2、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明德”一词出自周书康诰 。成王平管叔、蔡叔之乱,封其弟康叔于卫,作康诰以示警策。诰文开篇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封是康叔的名字,诰文以成王的口气称封为小子,并告诫他说:“你的祖父文王,最能明德慎罚

3、,不敢欺侮鳏寡弱民。 ”这里的德是王者的德性,也就是美德,也是在尚书中多次出现的“俊德” 。 “克明德”即能够彰明美德,也就是能够发扬好的德行。 “明德”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动宾式短语。在大学的思想范畴里,在“明明德”的特定语言环境里, “明德”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已经不再是动宾式名词词组,成了动宾式的名词,不是一般性的名词,而是赋予了特殊内容的哲学范畴,指的是天生的美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天性、良知。所谓“明明德” ,就是要彰明人类这种天生的美德。如何彰明呢?大学紧接上文阐述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用;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4、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的作者在这里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无论是由大至小还是由小至大,要“明明德”于天下必须经过八个层次,也就是所谓的“八条目” 。由大至小,条目之间反映的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由小至大,条目之间反映的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2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楚,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

5、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然而它并非儒家固有的思想而是来自于易经和易传 。我们首先来看“明德” 。上面已经提到, “明德”在这里是人天生的美德,也就是天性、良知,这个概念在尚书中,也就是在先王的典籍中,并不存在。孔子的言论集论语中虽然提到“性与天道” ,但“性与天道”究竟是什么,没有回答。 论语公治长记子贡的话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话本来就有矛盾,夫子既然谈了性与天道,以子贡之亲近,又为何“不可得而闻也”呢?想必是压根儿未曾谈过。因为孔子根本没有谈论过性与天道,所以他的性与天道观也就不为弟子所闻了。这也不足为怪,孔子及其所祖述的先

6、王都只有简单的天命观,而没有深入事物本质的性与天道观。人们对性与天道的认识来源于易经 ,引伸发挥于易传 。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贞。 ”彖传解释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又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于是天的形成得到解释:它是元气积累所成,是乾道变化所至。 系辞补充解释乾道的变化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于是不仅有了头上的天,而且有了脚下的地。然则乾道又是如何变化,造成万物的呢?系辞具体解释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原来作成万物的不仅是乾道,还有它的伙伴坤道,就像一男一女结合

7、繁衍后代一样。但乾坤毕竟不是雌雄二物,而是阴阳二性。二性相形才构成道,所以系辞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道也就是天地开辟前的元气,是孳生万物的“乾元” 。它是至善至美的,也是至大至刚的。因为它本身的至善至美,所以因它形成的万物都是天造地设,至为精当的。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故系辞接着又说:“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于是就有了人们的“性与天道”观。 大学的作者至于大学任务首位的“明明德” ,就是要彰明这种继“道”而来的人们善良的本性。大学的作者是一位出色的善于吸取他人优长的高人,然而又是一位颇有门户之见的传统儒家。分明是汲取易学的思想,却要托

8、古立论,硬说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似乎这“明德”的概念自古就有的。为了证明这点,作者还在章末接连举出三个例证:“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俊德 ,皆自明也。 ”三个例证要说明什么问题呢?作者总括说:“皆自明也” ,说的是自我彰明,而并非在说“明德” ,也就是说只解释了“明明德”的第一个作动词用的“明”字,而并未说明“明德” 。既然连“明德”的内容尚未确立,彰明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并无彰明之义,可见作者是勉为其的。至于“八条目”更非先王旧制。作者连勉强的例证也未能举出。其实,探究事物的原微,发始于易 。 易传系辞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

9、研几也。 ”易才是“极深研几”的学问。极深研几,寻本探源,是需要功夫的,要持之以恒,日夜不懈, 周易经文作了暗示。 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3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易传文言托孔子解释说:“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也。 ”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就是“极深研几”的具体化。因为有了“极深研几”的思想,于是,有了“欲平天下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必先诚意,欲诚其意必

10、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极深研几的论说。所以, 大学三大纲领之首的“明明德” ,不仅内容来自易学,其具体方法同样来自易学。再谈纲领之二:在亲(新)民。何谓新民?顾名思义,新民就是要刷新民众的思想。 大学的作者于此未作具体发挥,只引了几段尚书和诗经的话作为例证:“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盘铭说的是貌新,是因洗澡引出的。康诰说的是人新,指的是对殷民的处置,带有改造之意, 诗所说的是政新,指的是文王兴起的新政。三例说的都是一个“新”字,但三例并不说明先王就有改造社会、刷新民众的思想,连最接近改造意义的康诰所谓的“作新民” ,也不过是让商朝的遗

11、民能服从周人的统治,作周的顺民,门庭改变罢了,并不带有社会和人的思想的深层次的改变。真正鼓吹社会变革的思想,还是来自周易 。这点我们在上章中已经论及,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关于革卦和鼎卦的内涵。 鼎 革两卦虽然没有任何明说除旧布新的文字,但它们的卦名和卦象却明确地标榜着图新弃旧,故易传杂卦一针见血地指出:“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所以,大学 “在新民”的新,词句虽然取自诗 、 书 ,但深层的思想仍然来源于易 。大学的所谓三大纲领,实际上只有两条,第三条的“止于至善”是对“明明德”与“新民”的要求,这里不加阐述。 二、关于中庸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 。程颐说:

12、“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子思(公元前 483前 402 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

1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朱熹这段话,将程颐的“孔门心法“虚化为上古圣人之道统,而且具体寻到了这一道统的源头,源头就是“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 “允执厥中”倒也有此一语,但不在尚书的尧典 ,却在论语 。 论4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奇怪的是这话出现在孔子及他的弟子们的言论集中,却不见孔子及其弟子对此有任何评论,可见孔子根本没有见过这段话。由此可知,关于中庸的道统、心法,与孔子无关。至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14、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虽然警策深刻,但却出自大禹谟 ,而大禹谟是公认的伪尚书 ,不足为据。这样,有关中庸的心法道统,就不得不另寻源头了。为了能更好地追本溯源,我们先对中庸的主要内容作个介绍。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故中庸开篇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必修之道是什么呢?中庸的作者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

15、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分而言之, “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 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 ,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 ,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呢?中庸提到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至诚无妄的心态。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的作者认为,想问题,看问题,处理问题,要想能“中” ,首先要诚。不仅要诚,而且要“至诚” 。只有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本,经纶天下的大事业。什么原因呢?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