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658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作业提升练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世界的本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最近,韩国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与微电子兼容的方法来生长石墨烯,成功合成了多层石墨烯,进而解决了石墨烯制造方法与微电子器件不兼容的难题。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与科研人员的主动探索密切相关因人类的行为而改变了事物的属性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重大进步建立在发挥人类思维潜能的基础上A.B.C.D.【解析】选B。采用新方法合成多层石墨烯,体现了科研水平的提高,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且符合题意。事物的属性是自身固有的,不能改变,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属性,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错误。

2、2.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客观与客体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A.B.C.D.【解析】选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高度概括抽象出的最本质的东西,而“事物”指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故正确。3.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A.自然界的

3、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解析】选A。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的说法则是错误的,B项不选。D项中“不可捉摸”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A项正确。4.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解析】选A。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说明世界的存在不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A正确

4、;其余选项材料未体现。5.(2017桂林模拟)震动是一种古老的感受模式,时至今日仍然在动物界被广泛应用。从微小的昆虫到巨大的大象,都会用不同的方式以震动为手段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从繁衍后代到捕获猎物,再到解决领土纷争以及恐吓捕食者。这表明()A.不同类型动物对外界的反应都是相同的B.动物能通过一定途径对事物作出反应C.动物都能够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反应D.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实践进行信息传递【解析】选B。题干强调动物通过震动传递信息,B符合题意;不同类型动物对外界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A、C错误;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错误。6.古希腊有个叫欧布利德的人,有一次借了邻居的钱,一

5、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赖账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上个月向你借钱的我了。”邻居把他打了一顿,他要去告状打官司,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吗?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打你的我了。”欧布利德无话可说。故事中这个叫欧布利德的人()A.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夸大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C.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解析】选B。解答本题,应正确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承认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题中欧布利德为了赖账,借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了“我”的相对静止。

6、故B符合题意。【知识拓展】欧布利德欧布利德是古希腊麦加拉派哲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诡辩论“谷堆论证”。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一个谷堆?当然不能。再加一粒呢?还是不能。再加一粒,再加一粒直到最后加上一粒终于形成了谷堆。那么,多少粒谷子才算“谷堆”呢?一粒粒谷子加上去,到哪一粒谷子加上去才形成“谷堆”呢?假如断定300粒为一堆,那么299粒谷子是不是一堆呢?所以,一粒谷子不成谷堆又成谷堆。7.(2017丹东模拟)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诵读唐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也能从中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列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或相似的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寒

7、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A.B.C.D.【解析】选B。均体现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符合题意。体现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体现发展的普遍性。8.(2017苏州模拟)苏轼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轼观点相近的是()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解析】选C。苏轼的观点意为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8、“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与苏轼的观点都正确地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C项入选。A、B两项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是错误的;D项意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意不符。9.(2017成都模拟)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应对经济形势的以上做法体现了()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B.C.D.【解

9、析】选C。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这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加固训练】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含的哲理是()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A.B.C.D.【解析】选B。暮春一诗,揭示了自然界有着客观规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10、移,但并不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故排除。B是正确答案。10.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遵循规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们服务。故选B。A不符合题意。C错在“

11、改造客观规律”。D错在“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知识拓展】荀子天论天论节选自荀子天论,有删节。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0),名况,当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主要为荀子所著,共三十二篇,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乱不堪,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11.(2017武汉模拟)2016年是“十三五”起始之年。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12、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我们保持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面对一系列时代课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唤起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这说明应对经济新常态必须()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认识、适应新常态发挥意识直接现实性的作用,改造世界尊重规律,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革命精神,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A.B.C.D.【解析】选B。保持忧患意识等说明必须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正确;唤起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说明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观点错误。12.(2017南京模拟)为了减少发射同步轨道卫星的燃料消耗,从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

13、七号”选择我国首个低纬度发射基地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首飞任务。这说明()A.人们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实践的成败取决于认识的正误C.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D.人们能有选择地尊重客观规律【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规律的客观性。为实现节约燃料来提高运载能力,主动选择低纬度发射基地,这正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故A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B说法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说法错误;有选择地尊重规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说法错误。【加固训练】“天人合一”是太极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14、()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B.C.D.【解析】选B。“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当选。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材料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材料三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请运用运动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运动、静止之间关系的理解

15、。回答时不仅要判断观点,更重要的是要说明不同观点的实质。答案:(1)材料一中毕尔生和黑格尔的观点否认了运动的承担者是物质,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承担者,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2)材料二中赫拉克利特坚持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克拉底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材料三中恩格斯科学地表述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14.(26分)(2017潍坊模拟)2016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经严格审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部署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