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41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讲座十六体现类主观试题的解答技巧1题型特点体现类试题的设问一般以“体现”“反映”“蕴含”“说明”等为关键词,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知识点的”“材料体现了某某范围内的哪些道理”,或者要求学生“运用某某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等。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演绎型:往往是设问明确限定一个主干知识点,要求说明这一主干知识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即运用一般原理来分析特殊现象,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设问中常用的关键词有“如何体现”“怎样体现”等。(2)归纳型:要求从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表述、数据及图示等信息中归纳出一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设问中常

2、用的关键词有“蕴含了”“体现了”“反映了”“包含”“说明”等。2解答技巧(1)演绎体现类此类试题限定的知识点比较具体,因而应先分解知识,然后对应材料,即采取知识反扣材料的策略。具体来讲,首先要把设问限定的知识分解为几个要点;其次,针对每个要点,在材料中依次筛选与之相对应的关键信息,无关键信息与之对应的要点可舍去;最后,将材料和观点分别相结合组织答案。(2)归纳体现类此类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比较笼统,因而不宜先分解知识,而应先分解材料,即采取材料映射知识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大的知识范围的前提下,首先划分材料层次(特别关注关键词),提炼每一层次材料的主旨意思;其次,根据每层意思,筛选限定范围

3、的知识要点;最后,材料和观点分别依次相结合组织答案。2015安徽文综,38(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解析:本题属于演绎体现类型的主观题,设问指向明确且对知识要求具体,因此可结合材料回顾教材相关知识点。材料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可从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答案: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题型训练体现类主观题1材料一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浙江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材料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瑞典的克里斯蒂

5、安斯塔德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被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不失传统风格,又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1)结合材料一,分析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同历决策过程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解析:第(1)问为体现类试题,分析此类试题最适合从设问提供的有效信息入手。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同历决策过程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

6、自治还涉及基层民主的有关知识,农民工同历决策过程还涉及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上分析,理论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知识限定为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设问指向为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不失自我风格”旨在强调继承传统,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改造的过程中既不失传统风格,又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强调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批判继承,使其融入时代精神。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自治和同历决策过程,体现了对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尊重。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自治和同历决策过程,有利

7、于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农民工同历决策过程,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2)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有利于焕发人们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也要融入时代精神。城

8、镇化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2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截至2015年8月底,英国在华投资项目7 992个,实际投入196.1亿美元。中国对英国直接投资存量从2010年底的13.5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底的128亿美元。这次访问达成一批重要的经贸成果,既有政府间的协议,也有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项目,涵盖金融、能源、医疗、汽车、地产等多个领域,合作形式包括双边贸易、双向投资、技术合作、金融合作和战略合作等,涉及金额大,超过历次领导人访英的成果。(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促成习近平主席访英的客观因素。材料

9、二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指出,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经苦难,所以更珍视和平;中国致力于发展,所以更需要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所以更爱护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2)分析说明材料二中习近平关于中国“和文化”的论述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解析:第(1)问的知识范围是当代国际社会,要分析的是“促成习近平主席访英的客观因素”。从材料看,习近平此次访英是为了促进中英两国的全方位合作,考生要注意围绕这一核心信息,调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进

10、行分析。第(2)问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习近平关于中国“和文化”的论述。考生首先要从材料二中找出习近平关于中国“和文化”的论述有哪些,然后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进行分析。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传统思想、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答案:(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英之间的经贸利益关系,是促成习近平主席访英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良好的国际环境给中英合作和习近平主

11、席访英创造了条件。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习近平主席访英达成一批重要的经贸成果,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中英合作符合我国的外交政策。(2)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因此,今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体现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

12、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3中医药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材料一发展中医药产业,要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加大中医药财政扶持力度;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推动中药新药研制取得新进展;要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促进中医药健康教育业、养生文化服务业、生态健康旅游业等新业态的发展;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材料二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中医药的需

13、求越来越迫切。近年来,人大代表纷纷建议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国家战略,保护中医药资源。国务院相关部门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提请的中医药法草案。(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2)结合材料二,说明推动中医药法产生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解析:第(1)问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加大中医药财政扶持力度”

14、“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调动运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等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考查推动中医药法产生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问适用主体归纳法,材料中提到的主体有人大代表、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各个主体在推动中医药法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同时也不能忽视整个过程还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案:(1)国家应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中医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为中医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实施创新驱动

15、发展战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提高中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促进新业态的发展。提高中医药产业对外开放水平。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拓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海外空间。(若考生从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角度作答也可)(2)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和议案(提案权),促进中医药法进入立法程序。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国务院编制中医药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审议

16、中医药法草案。中医药法进入立法程序的过程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4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N市的各类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各种文化场馆和设施越来越齐全,实现了城市“文化自信”与市民“文化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年份活动内容2012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2013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建成;为民族村(社区)配备文化科技图书2014建立50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点;举办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5第六届社区广场电影节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展映;第二届文化艺术惠民展演以及开心甜沫、宝贝剧场演出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