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149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1.用11.92 g NaClO配成100 mL溶液,向其中加入0.01 mol Na2S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O4和NaCl。(1)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2)化学式Na2Sx中的x=。2.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1.000 molL-1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混合溶液中CaCl2和HCl物质的量之比n(CaCl2)n(HCl)=。(2)V2=L。3.铁、铜混合粉末20.0 g加入到100 mL 5.0 molL-1 FeCl3

2、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为5.2 g(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求:(1)反应后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2)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4.Na与Al混合物共1 mol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已知:2A1+2NaOH+2H2O2NaAlO2+3H2)(1)当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混合物与水反应产生的H2最多。(2)当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混合物与水反应产生的H2的体积为13.44 L(标准状况下)。5.用沉淀法测定KHCO3和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反应

3、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实验记录见下表:实验序号样品质量/g3.066.129.1812.2415.30Ba(OH)2溶液体积/mL300300300300300生成沉淀的质量/g5.9111.8217.7323.6423.64回答下列问题:(1)样品中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室温下第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的OH-物质的量浓度为。6.实验室用100 mL 0.500 molL-1的NaOH溶液捕获CO2,一定时间后,测定CO2的吸收量,方法是用盐酸逐滴加入到吸收CO2后的溶液中,产生的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示意图如下:求:(1)吸收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4、mL。(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7.现有铁粉、铜粉混合物样品11.6 g,向其中逐步加入2.0 molL-1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随加入硫酸溶液体积变化如下表:加入硫酸溶液体积/mL20.040.060.080.0剩余固体的质量/g9.367.124.883.20请回答:(1)样品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n(Fe)n(Cu)=。(2)在反应后的体系中,再加入4.0 molL-1的H2O2溶液25.0 mL,并加入足量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各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8.有未知浓度的Ba(OH)2和NaOH混合溶液,量取四份该溶液分别通入等量的CO2(已折算成标

5、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如下表:实验序号CO2体积/mL2 3522 3522 3522 352样品体积/mL20.030.040.050.0沉淀物质的量/(10-2mol)1.504.506.007.50(1)该混合溶液中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2)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9.高温时,Cu2S和O2在密闭容器中实际发生的反应为以下两步: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取a mol Cu2S和b mol空气(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0%)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根据下列几种情况回答问题(反应前后温度

6、、容器体积不变):(1)若反应后剩余固体只有Cu,则a和b的关系是。(2)若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反应前,通过分析,确定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的成分:。参考答案提升训练28化学计算(第29题)1.(1)1.6(2)52.(1)12(2)0.100【解析】(1)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 g,n(HCl)=2n(CO2)=2=2=0.1 mol,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 g,n(CaCl2)=n(CaCO3)=0.05 mol,n(CaCl2)n(HCl)=0.05 mol0.1 mol=12;(2)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n(Na2CO3)=n(CO2)+n(CaCO3)=0.1

7、 mol,V2=0.100 L。3.(1)6.5(2)58%【解析】(1)固体剩余,则氯化铁全部反应。如果铜不参与反应,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是0.1 L5 molL-1=0.75 mol,因此消耗铁的物质的量是0.75 mol-0.5 mol=0.25 mol,质量是14 g,而固体实际减少质量是14.8 g,所以铜部分反应。设混合溶液中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y mol,则x+y=0.75、(x-0.5)56+64y=20-5.2,解得x=0.65、y=0.1,因此反应后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0.65 mol0.1 L=6.5 molL-1。(2)

8、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58%。4.(1)11(2)91(或37)【解析】(1)当Na与Al恰好反应时,混合物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最多,根据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当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混合物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最多。(2)情况一:13.44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设Na与Al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Al+4H2O2NaAlO2+4H2,则参加反

9、应的Na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还有0.4 mol Al没有反应,则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情况二:1 mol Na完全反应生成0.5 mol氢气,实际上生成氢气0.6 mol,则Al一定参加反应,设参加反应的Na的物质的量为x mol,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为y mol,根据反应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0.5x+1.5y=0.6,x+y=1,解得x=0.9 mol,y=0.1 mol,所以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1。5.(1)21(2)0.60 molL-1【解析】第组、

10、第组实验生成沉淀碳酸钡质量都为23.64 g,说明样品质量为12.24 g时,氢氧化钡已经完全反应,第组、第组实验中样品的质量分别为3.06 g、12.24 g,生成沉淀碳酸钡质量分别为5.91 g、23.64 g,样品的质量之比等于生成的沉淀质量之比为14,说明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1)第4次实验中样品完全反应,令碳酸氢钾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100x+106y=12.24、197x+197y=23.64,解得:x=0.08、y=0.04,故n(KHCO3)n(Na2CO3)=0.08 mol0.04 mol=21;300 mL Ba(OH)2溶液中Ba2+的物

11、质的量为0.08 mol+0.04 mol=0.12 mol;(2)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不变,由(4)可知9.18 g该固体样品中KHCO3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300 mL Ba(OH)2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OH-的物质的量为0.24 mol;故第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的OH-物质的量为0.24 mol-0.06 mol=0.18 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8 mol0.3 L=0.60 molL-1。6.(1)672(2)1【解析】NaOH溶液捕获CO2后,随着捕获的CO2的量的增加,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存在四种情况:N

12、aCO3和NaOH、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涉及到的三种溶质与盐酸反应的顺序依次为NaOHNa2CO3(反应生成NaHCO3)NaHCO3。反应原理分别为NaOH+HClNaOH+H2O、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因此,如果仅有Na2CO3参加反应时,图像中无CO2生成段与生成CO2段盐酸的消耗量相等;若同时存在NaOH,无CO2生成段消耗的盐酸量会增加,导致此段盐酸消耗量大于生成CO2段。当仅含NaOH时,生成CO2段盐酸消耗量为0。若存在NaHCO3和NaCO3时,生成CO2段消耗的盐酸量大于无

13、CO2生成段,当仅含NaHCO3时,则无CO2生成段盐酸消耗量为0。结合图像,加入20 mL 盐酸过程中无CO2生成,再加入30 mL 盐酸时,CO2完全释放出来,可以判断用NaOH溶液吸收CO2后所得产物为NaCO3、NaHCO3。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2x+y=0.1000.500,解得x=0.02,y=0.01,吸收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0.02 mol=0.03 mol,标准状况时体积为0.03 mol22.4 Lmol-1=0.672 L。反应消耗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20.02 mol+0.01 mol=0.0

14、5 mo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7.(1)31(2)Fe3+0.1 mol、Fe2+0.05 mol、Cu2+0.05 mol【解析】(1)由图表可知,最初20.0 mL稀硫酸溶解的Fe的质量为11.6 g-9.36 g=2.24 g,而由加入60.0 mL盐酸和加入80.0 mL时溶解的Fe的质量差为4.88 g-3.20 g=1.68 g,说明剩余3.20 g固体全部是Cu,原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11.6 g-3.20 g=8.4 g,样品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n(Fe)n(Cu)=31;(2)在反应后的体系中,再加入4.0 gmol-1的H2O2溶液25.0 mL,并加入足

15、量硫酸溶液,应先溶解固体Cu,多余的H2O2氧化溶液中的Fe2+。H2O2的总物质的量为4.0 gmol-10.025 L=0.1 mol;根据Cu+H2O2+2H+Cu2+2H2O,溶液里的Cu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溶解3.20 g铜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再根据2Fe2+H2O2+2H+2Fe3+2H2O,可知充分反应后溶液里的Fe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05 mol)2=0.1 mol,溶液里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05 mol。8.(1)1.50 molL-1(2)0.045 0 mol【解析】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依次发生Ba(OH)2+CO2BaCO3+H2O、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