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8167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3.11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师说 第1课时1作家作品韩愈是唐代著名的_和_,是_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唐初,承六朝之弊,文风浮靡,言之无物,虽有陈子昂、李华、独孤及、萧颖士、梁肃等人反对,但效果不大。直到韩愈、柳宗元,由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巨大成就,才掀起一个“古文运动”,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种“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只要看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

2、辞”,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就可见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至于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近代学者多加诟病,但在当时却有着“攘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全国统一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韩愈在文学上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_、_、_、_、_、_为_。他的著作收在_里。2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3、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句读()或不焉()郯子()苌弘()老聃() 子蟠(经传()师襄()贻( )近谀(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师说(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君子不齿(5)圣人无常师(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8)作师说以贻之1散文家 诗

4、人 “古文运动”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文集3Du fu tn chng dn pn zhun Xing y y4(1)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一种。(2)岂,难道。(3)无论。(4)鄙视,不屑一提。(5)固定的。(6)不一定。(7)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8)赠送。1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全段用总提分承方式:前两句总提,中间两句承“解惑”,后三句承“传道”。据此全段分三小层,即教师的任务、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择师的标准为全篇立论的依据。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古”指两

5、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总领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

6、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第二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三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六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这些分句表明贵贱长少不是择师标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了解、知道”。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这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后几句说的才是择师标准。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2说说第2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第2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3第2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第2段文字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第一层为例):第一层:(开头至“其皆出于此乎”)首句是提挈全段的,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

8、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这句话前人认为是“似起似承”,是因为它既提示了本段的内容(将论述“师道之不传”的危害及原因),又兼有过渡的作用(上文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由此开始说“今”)。本层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做对比论述:先对比学风(“从师而问”和“耻学于师”);后对比结果(“益圣”和“益愚”)。“今之众人”指士大夫之族,文言文中常有这种以全代偏的辞格。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危害。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

9、句,“此”指代“从师与否”。4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第3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5第4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意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贻(y)嗟乎(ji)针砭时弊(bin)B蹉跎(cu)严谨(jn

10、)不拘于时(j)C鞭笞(ch)阿谀()杀一儆百(jng)D沏茶(q)联袂(mi)不屑一提(xi)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择师而教之 吾从而师之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

11、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

12、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5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13、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未见其明也明:聪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然。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句中的停顿。D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2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其出人也远矣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反3对下面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其皆出于此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和相同,与相同,与

14、不相同B和不同,与不同,与相同C和相同,其余皆各不相同D和不同,其余全部相同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不同,相同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不同5翻译以下语句。(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B【解析】A项“砭”应读“bin”;C项“阿”应读“”;D项“沏”应读“q”。2C【解析】C项“习”解释为“学习”。A项分别解释为“超出”“出自”;B项分别解释为“疑惑”“糊涂”;D项分别解释为“道理”“方法”。3D【解析】D项,连词,表顺承。A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第一个“其”,代词;第二个“其”,语气词。C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第二个“乎”,语气助词。4C【解析】C项,范仲淹应为欧阳修。5D【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1D【解析】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