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993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读下图,完成第12题。1.这一天的日期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2.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应该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第2题,此日后三个月即为6月22日前后到9月23日前后,这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是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北半球依然昼长夜短,但黑夜渐长,白昼渐短;南极圈的极夜范围逐渐缩

2、小;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增快。答案:1.B2.B下图为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B.C.D.4.有关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B.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C.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D.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地夏至日昼长为0小时,冬至日昼长为24小时,故地在南极圈上;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地在赤道上,纬度最低,由此可排除C、D选项;地昼长变化幅度大于地,故地纬度高于地。第4题,地位于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且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地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地年内昼长

3、变化幅度不到24小时,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答案:3.A4.D导学号11690010(2015安徽安庆一中月考)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条纬线,P、Q为晨昏线与该条纬线的交点。读图,完成第56题。5.当P点地方时为5:40时,Q点的地方时为()A.17:40B.18:20C.18:40D.19:206.假设一年中Q、P点有重合的机会,那么L纬线的纬度范围是()A.02326NB.2326N6634NC.6634N90ND.090N解析:第5题,由P点地方时为5:40可知,P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日出,由此可以计算出昼长,昼长=(12-日出时的地方时)2,即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Q点位于昏线上,此时日

4、落,同纬度昼长相等,由此可以计算出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即Q点地方时为18时20分。第6题,Q、P点重合,晨昏线与该纬线只有一个交点,即晨昏线与该纬线相切,则该纬度发生极夜或极昼现象,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极昼或极夜现象。答案:5.B6.C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完成第78题。7.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A.47B.2326C.94D.66348.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A.B.C.D.解析:第7题,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最大为90,

5、最小为6634,所以其差值为2326。第8题,M为正午、N为子夜说明M点出现极夜现象,N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符合题意要求。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为和,故D项正确。答案:7.B8.D9.导学号11690011(研究性学习)我国某校同学开展观测日影活动(见下图),图中OP为标杆,OA、OB、OC为杆影,且OA=OB。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若OA为当地时间上午9时时的杆影,则OB为时的杆影。(2)当杆影与OC重合时,此刻北京时间是11:20,则可推算出该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约为。而此刻,“今天”与“昨天”相比,属于“今天”日期范围的地区占全球范围之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选择字母填空)。A.

6、大于1/2B.小于1/2C.等于1/2D.等于1(3)当OC长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时,此时为(节气);此时测得杆长与影长相等,其正午太阳高度是,该地的地理纬度是。此日之后三个月内,OC长度逐渐变,则太阳直射点向(填“南”或“北”)移动,在此时段该地昼长逐渐变(填“长”或“短”)。(4)请在下图中画出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标出南北极点)。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OA=OB可知,A与B到C点的距离相等,间隔的时间相等,OA为上午9时的杆影,OC为正午12时的杆影,则OB为15时的杆影。第(2)题,杆影与OC重合,说明当地时间是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1:20,该地比北京时间早40分钟,是130E。北京时间是11:20,0时经线是50W,属于“今天”日期范围的地区大于全球范围的一半。第(3)题,当OC长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杆影与杆长相等,表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45,该日太阳直射2326S,该地纬度为2134N。此日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OC长度逐渐变短,该地昼长逐渐变长。第(4)题,画图时需注意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晨昏线与地轴、赤道相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答案:(1)15(2)130EA(3)冬至452134短北长(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