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9355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海南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 1 - 页 共 8 页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 理第 1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图 1 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 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 300 米)、航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 l2 题。1该大桥位于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读图 2,完成

2、 35 题。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5甲河流域处于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 - 2 - 页 共 8 页某考察小组在 7 月份进入一个海拔 3 000 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68 题。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3、C冰雪融水 D地下水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甘 B新 C藏 D滇图 3 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 3,完成 911 题。9图 4 中的气候资料,与图 3 中 R 城市气候相符的是10Q 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 Q 地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11图 3 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20 世纪 80 年代初,某国 W 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 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

4、我国。据此完成 1213 题。12W 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第 - 3 - 页 共 8 页A研究 B设计C零部件生产 D组装13近几年,W 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 5 示意1961 2007 年我国年平均 PAR 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1415 题。1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15乙地 PAR 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

5、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 26 139 万人,比 2000 年增 11700 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 1618 题。1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1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18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图

6、 6 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 6,完成 1920 题。第 - 4 - 页 共 8 页19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20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运河 D机场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1 题第 2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24 题第 2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必考题(共有 3 道小题,共 30 分)21读图 7,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10 分)2219 世纪 80 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

7、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此外,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第 - 5 - 页 共 8 页分析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原因。(10 分)23读图 9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10 分)三、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24、25、26 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4(10 分)旅游地理衡山蜿蜒分布于湘江西岸。 “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第 - 6 - 页 共 8 页殿之秀” ,被称为“衡山四绝” 。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衡

8、九面”之说。图 10 示意衡山中心景区。24 阅读图文资料,简述衡山的优势旅游资源。25(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 11 示意日本东北部(约 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 90 级,震中 38.1N、142.6E,震源深约 20 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第 - 7 - 页 共 8 页26(10 分)环境保护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 ,199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 2005 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

9、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绝密启用前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一、选择题1D 2A 3。B 4D 5A 6B 7C 8C 9B 10C 11 A 12D 13。B 14D 15D 16A 17C 18B 19B 20A二、必考题21答案要点: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 2 0

10、003 000 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5 分)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5 分)22。答案要点:斯里兰卡位于热带(赤道)地区,纬度差异小,(平原地区)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较小(全年高温多雨)。根据放射状水系和山峰(海拔 2 524 米)推知,中部地区为山地(四周海拔较低,为平原)。(6 分)各种作物相比较,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种植,其他作物(橡胶、椰子、水稻)适合在平原地区(海拔较低地区)种植。(4 分)23答案要点: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

11、每项 2 分,答出 5 项即可得 lO 分。)三、选考题24答案要点:历史名山,是五岳中的南岳;(2 分)文化底蕴深厚(多古迹,寺庙);(2 分)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多流泉飞瀑,多云雾),植被繁茂(观赏植物种类多);(4分)山地景观多样,风光壮丽。(2 分)25答案要点: (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第 - 8 - 页 共 8 页分) 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 ,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 分)26答案要点: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4 分)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 ;(2 分)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2 分)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 分)(其他合理建议酌情评分,每项建议不超过 2 分,总分不超过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